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图书评论】 << 【观察思考】 | 已到尽头 >> 
 发布日期:2020-3-30 10:15:47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图书评论】

区域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新探索

——评《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研究(1911-1949)》

郎元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发展迅猛,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红十字运动研究备受关注,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红十字运动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全国视阈下的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或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历史。进入21世纪,区域社会史研究逐渐升温。伴随着中层理论”、“新史学新社会史”等概念的提出,中国社会史研究热点开始向区域研究转变。红十字运动的区域研究也随之成为热点,并涌现了一批区域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成果近十年来,在苏州大学池子华教授的带领下,区域红十字运动研究的视阈开始向全国范围扩展,除上海和江苏之外,如河南、安徽、江西、山东、贵州、湖南等地区的红十字运动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区域红十字运动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丰富红十字运动研究的内容,对全国范围的宏观研究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傅亮博士所著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研究(1911-1949》一书,是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经过多年不断的修改增订而成,并于201812月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它的出版有助于深化红十字运动的区域研究,对拓宽红十字运动的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研究(1911-1949)》一书打破了传统史学论著以时间为顺序的写作方法,改为以专题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的写作方法,内容丰富,推陈出新。全书共四章20余万言。

第一章江西红十字运动的开端,主要论述了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的起源问题。从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的背景入手,明确了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开端的标志,着重分析了南昌和九江分会的成立时间、建会基础和发展过程,并对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开端的历史意义进行探讨。

第二章江西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主要论述了近代江西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问题。从分会组织的扩展、资金的募集及短缺、会员的招募、会长选任及奖惩等方面,全面展现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的历史进程。

第三章江西红十字会的人道活动,主要论述了近代江西红十字会的人道救助活动。从近代江西红十字会在历次战地救护、灾害救济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出发,重点描述了近代江西红十字会的业务活动。

第四章“国家与社会”视阈下的江西红十字会,主要将近代江西红十字会置于“国家与社会”的视阈之下,重点阐述近代江西红十字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化,并厘清其中蕴藏的历史原因。

该书力图通过近代江西红十字会这一研究对象,全面展现近代地方红十字运动在组织建设、战地救护、灾害救济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博爱人群”的风采,并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分析地方红十字会与政府间彼此关系的博弈变化。这对于丰富地方红十字运动研究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中国红十字运动整体历史的研究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今天江西的红十字运动和慈善事业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的学术著作,《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研究(1911-1949)》有其特有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视阈的新探索。

区域红十字运动研究不仅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新热点,而且是中国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的新领域。21世纪以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升温,研究成果也较为丰硕。“除了此前已有的城市史、区域史、历史人类学、社会文化史等继续深化扩展之外,还有一些新的分支陆续开拓并初成规模,如灾荒史、疾病史、卫生史、生态史、日常生活史、社区生活史、个人生活史、身体史、家族史、口述史、影像史、电影史等,研究领域呈现日益多元化、精细化的发展态势”。区域红十字运动史正是这种“日益多元化、精细化”研究的杰出代表,它是综合了区域史、疾病史、卫生史、慈善史、日常生活史等诸多研究方向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这个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开辟了新的天地,而《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研究(1911-1949)》一书正是对这个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贡献。

此外,目前关于区域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成果,大多集中于对特定区域内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发展过程、组织形态、经费来源和主要业务等几个方面问题的研究论述,较少有对地方红十字会与总会之间的关系、地方红十字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红十字会与其它慈善团体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研究分析。该书专设一章对江西红十字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这是全书的一大亮点。如:“江西红十字运动从发轫起,就离不开官府的支持,尤其是在经费及战地救护上,红会得到了官府强有力庇护,这是江西红十字运动发展的重要基础。官府对于红会的庇护自然会产生一些正面的促进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种庇护也容易使红会失去政治中立性”。作者的这一论断不仅准确揭示了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与江西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指出了此种关系对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所处政治立场的具体影响,这对我们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认识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的历史至关重要。

其次,研究资料的新拓展。

《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研究(1911-1949)》在史料的收集、挖掘、整理与利用方面也是值得称道的。该书使用的史料涵盖了档案、史料集、地方史志、年鉴、报纸、杂志、古今著述等诸多种类,范围广泛,丰富翔实。其中,既有公开出版的史料,也有中国红十字会内部交流使用的内部资料。作者更将较为不易获得的珍贵史料单独辑录,以附录的形式附于书后,方便其他研究者参阅使用。

丰富翔实的史料使得该书能够对许多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如对南昌分会和九江分会成立时间的考证辨析;对江西省内各个红十字分会分布情况的调查;对经费收支的分类统计;对抗战时期南昌分会诊治病人和病种的统计汇总等,诸如此类的考证和统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这使得该书尤为显得严谨、扎实、厚重。

复次,研究方法的新应用。

中国社会史研究不断走向深化,理论能力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也是多学科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结果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交叉渗透以及口述史的兴起、田野调查的风行都有密切关联对提升和深化社会史研究尤其是区域社会史研究相当有意义《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研究(1911-1949)》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本方法,同时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的起源、组织形式、经费收支和主要业务活动等问题进行爬梳透视,以多学科、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多样灵活,彰显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其中,对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灵活运用最为称道。作者并没有机械式的套用哈贝马斯的“公共社会”理论来解释江西红十字会这一研究中所展现出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是灵活的从政治立场的角度解析了这一问题,展现了作者对既有理论不保守不迷信的学术理念和开拓创新的学术精神。

《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研究(1911-1949)》的出版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该书是第一部专门研究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的专著,对于厘清江西红十字运动的早期历史有非常大的帮助,对于人们了解、认识这段历史也是大有裨益。开展红十字运动的历史研究是推进红十字工作的先决条件,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于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历史往往了解不够,因此,急需开展地方红十字运动的理论研究工作和对群众的普及教育工作。该书将学术研究与普及教育较好的融为一体,不仅学理深厚,而且可读性强,是一部耐读的学术专著。

另一方面,近代中国,国力衰微,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中国红十字会作为一个民间社团组织,一经成立即秉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拯黎民于水火,救兵士于战火”。自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至今历时100余年间,江西红十字会作为中国红十字运动的重要力量,一直肩负着扶危济困的历史任务,不断开展战地救护、难民救济、疫病防治、灾害救援等慈善活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对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的研究探讨,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今天江西红十字运动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历史借鉴。

当然,《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研究(1911-1949)》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中国红十字总会与近代江西红十字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仍需着重研究。中国红十字总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红十字组织,江西红十字会作为其下的分会组织,会有其自身的属性定位,与总会之间也会存在着相应的分工合作,而彼此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都值得着重研究。

其次,近代江西红十字会与其它地方红十字会相比有哪些特点也值得关注。与其它地方分会相比,近代江西红十字会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会在组织形态、人员构成、经费收支等方面有所反映,对江西红十字会的主要业务活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复次,近代江西红十字会与其它慈善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近代江西红十字会作为江西众多慈善团体之一,其与其它慈善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在重大历史事件上的活动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最后,近代江西红十字会的人物群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红会人物是红十字运动的主体,如能将对红会人物的研究融入到区域红十字运动史的研究中,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理解红十字会的运行机制。

以上几点均是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着重关注之处,如果将这些问题研究透彻,将有利于全面揭示区域红十字运动的方方面面,有利于丰富我们对中国红十字运动的整体认识。

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该书仍可称得上是一部系统研究近代江西红十字运动的精品力作,其所具有的学术创新性和现实指导性是颇具意义的。该书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区域红十字运动研究领域的不足,推进了中国红十字运动的深入研究,更为当下如何更好地推进地方红十字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借鉴。

(作者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观察思考】
【理论园地】
【目 录】
【历史研究】
【图书评论】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