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图书评论]栏目 << [人物专访]栏目 | [他山之石]栏目 >> 
 发布日期:2010-6-30 14:13:11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池子华教授和他的红十字运动研究
——写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出版之际
曾桂林
 
    在社会史研究领域中,中国红十字会研究曾被认为是相对薄弱的一环。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实况,却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譬如池子华教授的《百年红十字》、《红十字与近代中国》、《近代江苏红十字运动》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论文,就为学界奉献了许多新鲜的成果,填补了中国红十字会史研究的诸多空白。池教授专注于红十字运动研究将次十年,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在此基础之上,新近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的《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以下简称《散论》),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值得称道。故此就个人认识所及,作一简要评介。
    《散论》一书虽由论文汇集而成,然通观全书,却自成条贯。全书18篇论文,按内容与文章体例釐为四个专题,另有附录1篇,即《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别样”选择——我的志愿服务之路》一文,为读者展示了作者同红十字“结缘”、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辛勤笔耕的心路历程,以及所取得的累累硕果。第一个专题为“红会人物”,收录《孙淦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启蒙》、《施则敬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略论孙中山对中国红十字会运动的贡献》、《张竹君与中国赤十字会》、《慈善人生——庞京周医师的生平与事业》、《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部的“林可胜时期”》等六篇文章,集中论述了孙淦、施则敬、孙中山、张竹君、庞京周、林可胜等人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启蒙、酝酿、创始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中国红十字运动的曲折而又不平凡的历程。第二个专题“历史事件”,选取了中国红十字会兴起与发展进程中几个关键节点,即从中国救济善会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再从辛亥革命中江苏战场救护到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救援,对此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截取的这三个剖面,论析都极为深刻和到位,不仅缕述了红十字这个西方慈善组织的东渐及其在华酝酿、演变,还再现中国红十字会成立初期即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积极参与战地救护的风采,并展示它跨越民族与国家的畛域,竭力开展国际慈善救助行动的一个侧影,从而完美地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是红十字运动的一贯宗旨。此外,该专题另有一文清晰地勾勒出近代苏州红十字运动演进、变迁的轨迹,指出,无论是战事救护,还是社会救济,苏州红十字会均取得值得肯定的成绩,“尤其在江浙战争、抗战初期救护中,绩效骄人,功勋卓著”,“对中国红十字运动在近代的历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见该书第142页)第三个专题“史实考订”,则是作者对《中国红十字会二十年大事纲目》、《红十字会第一届分会职员一览表》等重要文献的校勘意见总汇与内容剖析,以及关于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的考证,对红十字会研究者极有助益。第四个专题“学术评论”,有1篇研究综述和2篇书评,另有1篇专文介绍中国红十字会史研究的资料。研究综述梳理了近年来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予以评介,概括出目前学界争议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于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问题、成立时间问题、国际红会承认的时间问题,而在红会的战争救护、灾害救济、人物研究、经费问题、国际交往等方面也有相当深入的论析。同时,作者还提出未来研究中需加强的几个方面。这些学术前瞻,与另篇资料介绍性的专文——全面、详尽地罗列了各种有关红十字的资料选编、报刊、出版物、档案、口述史料及其他文献资料并作了恰如其分的评析,为后来者指点了研究门径,有助于推进红十字运动的学术研究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于此之外,作者对《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百年史(1904-2003)》、《中国红十字会初期发展之研究》两书所作的书评也颇为中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览池著《散论》所论诸篇,不难发现,作者充分立足于学术前沿,对中国红十字会相关文献首次进行了全面的勾稽和整理,并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结论。比如,关于中国红十字会的源流和创建的问题,史籍记载语焉不详,《散论》作者通过检阅《申报》、《中外日报》等报刊当时的新闻报道,理清了中国救济善会、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之间的关联。又如关于红十字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一些关键人物等问题,前人涉及甚少,而作者在多种文献详加参证的基础上,对孙淦为在华创兴红十字会而进行的启蒙工作、施则敬在中国红十字会(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创建中的业绩、孙中山为推动中国红十字运动兴起和发展所作的贡献、张竹君创设中国赤十字会、庞京周与林可胜抗战期间的战地救护等问题深入探究,给予了透彻的论述,均发前人之所未发,多有新解。这在不少方面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红十字的源流及其发展的认识,从而使相关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散论》还充分体现出作者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每一问题的提出和论证都建立在十分坚实的资料基础之上,对学界前辈所倡导的“微中见大”的研究方法有着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如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常熟分会民国廿一年纪念册》的分析,不仅揭示出常熟分会的组织架构、经费来源及工作业绩,而且洞悉出红十字传播路径的若干问题。透过《愚斋存稿》和《吕海寰往来电函录稿》等史料探析出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是盛宣怀而非吕海寰,以及中国红十字会早期创建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其论证细密透彻,复原了许多堙没不彰的历史现象,体现出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通观《散论》,全书于《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04-1949)》等基本史料之外,引用的各种民国报刊以及建国后的文史资料多达百余种,论证过程中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条条史证,竟如不召自来,构成了全书寓理论于叙史事之中的朴实风格。驾驭史料之娴熟与自如,令人艳羡不已。附带说一句,作者这种功夫,于该书第三专题“史实考订”及第四专题“学术评论”的《关于中国红会史研究的资料问题》一文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对《中国红十字会二十年大事纲目》中疏漏、错讹之处,以及《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04-1949)》标点本中误置简化字,衍、漏标点,误字、阙字、衍字,乃至种种校补不当之处一一摘出,并申述当如何标之理由,内证、外证、本证、旁证,无不信手拈来,运用自如。这不仅为学术界进一步准确地利用这些文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极有分量地增强了其他专题相关论文中诸种论断的说服力。
    总之,《散论》展示了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最新成果,多有建树和发明。作者对中国红十字会的档案、书刊等各种资料广为搜罗,并与已刊文献相比对,以坚实的史学基础和敏锐的学术眼光寻求其内在联系,在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军事的大背景下和细密考察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勾勒出中国红十字运动兴起与发展的有机整体,从而取得了红十字资料整理和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的新认识和新突破。因此可以认为,《散论》乃是作者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以娴熟的理论素养和坚实的史料功底对中国红十字运动潜心研究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视为近年来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领域内一部优秀的学术论著。
    囿于个人学识,全面评价池著《散论》的学术贡献,远非此文力能所及,如上仅就个人认识所见略谈点滴阅读感想,以期引起学术界对池教授的红十字运动研究予以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我们相信同时也期待着,随着《散论》的问世,随着红十字会史研究的推进以及新资料的不断发现、整理和重新解读,池教授必将在以往研究的良好基础上在红十字运动及相关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硕果!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

]]>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目 录]栏目
[历史研究]栏目
[理论园地]栏目
[人物专访]栏目
[他山之石]栏目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