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稳步发展的造血干细胞队伍
汤佩冲
在中华骨髓库和上级红十字会的指导下,昆山市红十字会积极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工作。在“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感召下,我市已拥有4000多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其中11位志愿者成功实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该二项指标均名列全国县级市之首,也因此在社会上获得了极高的声誉。特别是昆山市第十位捐献者王红艳,是全国第五例、江苏第二例捐给台湾地区的志愿者。回顾几年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工作的历程,从无到有,并一跃成为先进与典型,其中,经历了一个上下合力,广泛参与,精心组织,稳步发展的过程。
一、积极宣传,广泛招募志愿者
2000年,昆山市红十字会开始招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首批招募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大多来自各企事业单位,如卫生、教育、金融、公安等系统的职工,他们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来到昆山市红十字会血站进行造血干细胞报名采样。2003年,我市志愿者周萍作为苏州第二例在徐州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昆山“捐髓”第一人后,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路记者蜂拥而至,“爱心天使”周萍捐献造血干细胞勇救苏北少年的感人事迹经过新闻媒体报道后,有力的推动了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快速发展。昆山市红十字会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了宣传,使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掀起了一股热潮,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不断得到宣传,“捐髓”救人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通过有效地宣传和发动,昆山市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采样人数不断地增多。虽然当时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地壮大,但我们仍然清醒地看到,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些志愿者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临床移植的需求。为此,我市红十字会在2005年5月30日,组建了昆山市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先进性教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联同市文明办、团市委、志愿者协会向社会发出《生命的希望工程——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书》,号召广大市民踊跃捐献5毫升鲜血作血样,为更多白血病患者带来希望。到2005年底,捐献造血干细胞采样1300人份,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随着志愿者队伍的不断扩大,我市成功捐献的志愿者也在不断地涌现,涓涓细流汇成了一股股爱的暖流,时时感动着昆山的每一位市民。2008年,8位“爱心天使”被授予首届“感动昆山”道德模范人物,他们的义举,让这座城市乃至全社会更加温暖。榜样的力量,在昆山这座文明城市中又体现出它的魅力。通过成功捐献者现场宣传等活动,昆山中学、周市中学、周庄中学、司徒街小学等广大教职员工捋起衣袖自觉接受医务人员的采样,展示了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138名当年新加入辅警队伍的志愿者、市供电局79名职工一起进行了采样,市卫生系统更是把每年新招录的医护人员作为特殊群体进行动员报名采样。昆山众多爱心人士也积极参与,在爱河小区门口、昆山花园小区等,一群群志愿者热情地向社区居民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昆山的平安、友邦、人寿保险、安利公司和金利商标行的红十字志愿者及硅湖和登云学院的大学生1000余名自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走进社区、街道为过路的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使包括造血干细胞捐献、无偿献血等相关的红十字知识普及到城市和乡村。目前,我市已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4000余份,继续在全国县级市中处于领跑地位。
二、健全组织,完善工作机制
昆山市红十字会非常重视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始终不移的将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分工明确、措施到位的格局。一是成立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之家,下设工作小组,配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注重专兼职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与外出参观交流。进一步提高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制定了《昆山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管理(试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程序,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良性发展。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一项挽救生命的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昆山市红十字会一方面大力弘扬博爱奉献的志愿精神,倡导“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在工作中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以骄人的成绩,赢得了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使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形成上下合力,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注重服务,凝聚志愿者队伍
随着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的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推进志愿者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昆山市红十字以成立“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之家”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志愿者招募、培训和管理,通过全过程服务,凝聚志愿者队伍。一是“志愿者之家”有计划的对广大没有报名的爱心人士开展有关造血干细胞知识的宣传发动,使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了解“捐髓”无损健康。通过大力宏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树立“捐髓”救人的信念,提升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成为一支成熟的志愿者队伍。二是充分发挥已成功捐献人员的作用,在有志愿者初配成功后,昆山市红十字会将按照常规召集已成功“捐髓”人员与初配合格的志愿者见面交流。让通过已捐献人员的亲身经历来讲述“捐髓”过程,使志愿者直观的了解“捐髓”的过程,消除“捐髓”前的紧张和顾虑。该制度的实施,在实践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极大的增强了志愿者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全程服务。对于实施捐献的志愿者,昆山市红十字会主动联络志愿者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各种困难,使志愿者无后顾之忧,确保捐献过程顺利完成。成功捐献后,昆山市红十字制定了相关的随访制度,通过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等措施,全程了解志愿者的健康状况。同时,昆山市红十字会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对奉献爱心的志愿者给予必要的荣誉和奖励。通过激励机制的实施,吸引了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中来,实现了昆山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逐年壮大。
几年来,昆山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工作,在各方的支持下,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与我国还有数以百万计需要靠移植造血干细胞来挽救生命的患者来说,任务还相当艰巨。因此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对我们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昆山市红十字会还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动员更多健康适龄的公民参加到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积极推动全市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共建“中华骨髓库”,让所有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共同来分享这一宝贵的生命之源。
(作者单位:昆山市红十字会)
南通学校红十字工作的特色
孟纬鸿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是红十字事业的未来,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是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主阵地。 多年来,南通市红十字会一直把学校红十字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并从学校实际出发,将人道理念传播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将红十字主题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红十字志愿服务相结合,以学校红十字会规范管理达标升级活动为抓手,促进学校红十字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走出了一条务实创新、注重效果、逐步规范提高的学校红十字工作发展路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领导专程来我市调研考察,充分肯定我市学校红十字工作的特色和经验。
一、理清工作思路,科学定位学校红十字工作
做好学校红十字工作一定要立足学校实际,无论是大中专还是中小学校都有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学校红十字工作必须和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把红十字理念与主题活动融入到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学生的社会实践等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结合”、“融合”做文章,在追求实效上下功夫,不搞花架子。只有当学校红十字工作对学校正常教学管理工作产生的是“正效应”,而不被看做“额外”负担时,我们的学校红十字工作才会有生命力,才能持久有效地开展。因此,学校红十字工作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定位,要创新工作思路,要根据大中专和中小学校的各自特点,因地制宜开展青少年红十字工作。在中小学,重点是将学校红十字工作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以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普及、人道理念传播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心美德,组织开展应急逃生演练和力所能及的主题实践活动;对大中专院校,在大力普及红十字运动知识、传播人道理念,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和开展感恩教育的同时,加大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的普及力度,突出红十字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深入开展符合红十字宗旨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对红十字精神和人道工作的认识理解。南通大学红十字工作、通州区学校红十字工作分别是我市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典型代表。
二、健全组织体系,扎实推进学校红十字实践活动
红十字组织建设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基础,全市600多所大中专和中小学红十字组织建设做到全覆盖,会员发展、会费收缴面100%。每年各学校都积极做好新生入会的宣传、发动工作,入会前,要进行红十字运动知识的培训、人道法的传播以及红十字法律法规教育,让即将入会的每一位成员都认识红十字会、了解红十字会,知道为什么参加红十字组织;成为会员以后,自己有什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入会时,要在红十字旗帜下举行会员入会宣誓,同时要举行会员证发放仪式,使每一位会员有光荣感、使命感。入会后,我们经常性的组织各类红十字活动,加深会员对红十字人道理念的认识。
大学生会员服务社区制度化。全市共有27个由各高校和社区共建的红十字服务基地, 12所大中专院校的130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成为红十字社区志愿者的生力军;正常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参与预防艾滋病、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防灾减灾等知识宣传教育和社区医疗、卫生救护培训、社区环保等公益服务;参与城市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
此外,我会注重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为载体,在广大学生中弘扬博爱情怀,彰显人道光芒。组织各学校红十字会参与总会“与奥运同行—红十字互救、自救知识竞赛”、“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全国红十字青少年防灾避险知识竞赛”活动,我市参与知识竞赛的人数总在全省名列前茅,先后有10多所学校获得最佳组织奖,有2所学校获得三等奖。在全市推广南通大学“壹基金”爱心捐助模式,各大中小学纷纷响应,倡议每位教师每月捐出一元钱,每位学生每月捐出一角钱,汇聚全校师生的仁爱之心共同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学生。
三、开展达标升级,带动学校红十字工作整体提升
学校红十字会的规范化管理是既是市红十字会的工作目标,也是提升学校红十字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2002年,在试点的基础上,我会与市教育局联合颁布了《南通市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评分标准(试行)》,对学校红十字会的活动室提出了“六个有”和“一个不小于”的基本要求(有醒目标牌、有宣传板块、有会旗会徽、有桌椅、有档案橱、有报刊架、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同年召开了全市学校红十字会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学校红十字会规范化管理达标工作,各县(市)区红十字会、教育局,市直各学校红十字会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涌现了一批规范化管理的典型。全市已有45所红十字会工作市级达标学校、15所省级示范学校,2所全国红十字模范学校。
南通高校红十字工作起步于1994年,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2005年由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南通工学院三所本科院校重组成立的南通大学,立即合并重组学校红十字会,整合规范各项工作,使红十字工作在新起点上迅速步入正轨并通过了规范化管理达标考核。通州区(原通州市)学校红十字工作是全中小学红十字工作的样板,是全市通过规范化管理达标学校最多的红十字会。学校红十字会规范化管理的达标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进了各县(市)区学校红十字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在抓学校红十字会规范化管理达标的同时,我会又将争创省红十字示范校、总会红十字模范校提上议事日程,召开争创推进会精心组织推进,在全市形成争创的浓厚氛围。全市共有15所学校红十字会向省十字会、省教育厅申报了省级红十字示范学校,并全部获得通过。2007年,在全国红十字模范学校的争创中,江苏省仅有6个名额,而我会申报的南通大学、通州职业高级中学2所学校,均以出色的成绩榜上有名。
四、推进管理创新,建立学校红十字工作长效机制
建立完善学校红十字工作长效机制,首先是健全管理机构,解决有人管事的问题。我会先后成立了红十字学校工作委员会、红十字志愿服务部、红十字青年志愿者培训中心及12所大中专院校培训分部,并于今年成立了全省首家红十字会高校联合会。其次是认真履行职能,切实加强指导管理。我会充分发挥红十字青年志愿者培训中心及12所大中专院校培训分部的作用,每学期举办会员和志愿者培训班,提高会员和志愿服务者的能力素质,大力发展大学生注册志愿者,建立稳定的会员和志愿者核心队伍。红十字会高校联合会每月定期召开理事例会,总结交流情况,研究部署工作,确保每个月都有全市性的以“红十字”为主题的高校活动,充分发挥高校联合会在组织协调、整合资源、增强合力、形成团队优势方面的独特作用。再次,建立学校红十字工作长效机制还要辅以一定的行政手段,如将学校红十字工作列入校长职责,纳入红十字会干部岗位绩效考核内容,固化下来,以保证红十字工作深入持久地推进,不会因人员的更替而中断或弱化。
(作者系南通市红十字会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