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中国救援印尼海啸之研究 << 历年世界红十字日主题 | 当街头募捐遭遇质疑 >> 
 发布日期:2006-9-16 20:00:13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中国救援印尼海啸之研究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05级硕士研究生    杨二兰
 
  内容摘要:中国作为一个人道主义的国家 ,在他国受到自然灾害或其他方面的威胁时,一直坚持人道的原则给予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持。在2004年12月印尼海啸中的援助表现更是让国际钦佩。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热诚和力量表明了我国在救援方面体系更加完善,救助更及时,范围更广,程度更深。
 
  关键词中国政府  人道援助  中国红十字会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9级强烈地震,引发印度洋历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海啸灾难。印尼、斯里兰卡、印度和泰国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遭受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及海啸造成近15万人死亡。泰国南部地区特别是普吉岛等旅游胜地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亿美元,灾区重建费用高达7.5亿美元。印尼北苏门答腊地区的大量村镇被夷为平地,10多万房舍被毁,灾区重建需近1.6亿美元。斯里兰卡全国沿海岸线三分之二的地区遭受毁损,经济损失约10亿美元,灾民达70余万。马尔代夫全国受灾,整个国家陷入停滞,经济损失达10多亿美元。印度南部近4个邦和2个中央直辖区受灾害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亿美元。马来西亚北部的四个州受海啸波及,经济损失达2630万美元。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中国作为一个人道主义的国家,在他国受到自然灾害或其他方面的威胁时,一直坚持人道主义的原则给予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持,在这次大的危害面前,也不例外。印度洋地震与海啸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2005年1月6日,温家宝总理应邀出席了在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与有关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代表就救援工作、灾后重建及合作建立区域防灾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多项倡议。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各有关方面迅速做出反应,组成了由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卫生部、地震局和军队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特别工作小组,中国驻有关国家使领馆启动了应急机制,积极组织援救中国公民,并向救灾国提供各种援助,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
  中国此次的救援活动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直接经济援助
  海啸发生后,商务部立即启动了对外人道主义紧急救援应急机制,12月26日晚,决定向印尼、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泰国等受灾国提供第一批2163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救灾援助。
  12月31日,根据灾情发展,我国宣布在已有援助基础上再向受灾国提供5亿元人民币援助。主要用于:向受灾国提供紧急救灾物资和现汇援助,应有关国家要求组织医疗救护队、紧急救援队和野战医院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积极参与受灾国灾后重建工作。在上述5亿元人民币援款项下,向印尼、斯里兰卡和泰国提供总计3750万元人民币的救灾物资,主要包括药品、食品和发电机等;向马来西亚、缅甸、马尔代夫、索马里、肯尼亚和塞舌尔提供总计85万美元的现汇援助。
  另外,民政部门也向全国各地发出通知,积极开展对印度洋海啸灾区的民间捐赠活动。社会各界人士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纷纷向灾区民众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截至2005年1月17日,全国民间援助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到帐资金累计达29430.7万元,其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各地红十字会接受到13192万元,中华慈善总会及各地慈善会接受16238.7万元。中华慈善总会根据捐赠者意愿和受灾国的实际情况,于1月15日在民政部举行民间捐款移交仪式,将首批到账的5500万人民币捐款兑换成665万美金,转交给印度洋海啸受灾国家。
  截至2005年11月,中国红十字会已向11个海啸受灾国家提供捐款16800万元人民币,向正在进行重建的项目承诺支付捐款7200万元人民币,总计达24000万元人民币,占接受捐款总额的59%。
  按照官方统计数字,中国的捐款额相当于26万多农民的年总收入。一位参与此次援助协调的官员说:“我们是根据中国的能力和灾难的实际情况来综合判断的,我们已经尽力了。”
  直接的经济援助无疑是最快最直接的帮助方式。
  二、全方位的灾后重建援助
  为协助受灾国进行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规划,我国派出三个专业考察组前往受灾国。商务部请我国驻受灾国使馆了解驻在国基础设施的受损情况、重建计划以及对方的有关要求,协商援助当地急需、最能发挥我企业和产品优势并能够产生持久效应的项目,重点为恢复供电、通讯,修建住房、医院、学校、桥梁和道路等。另外,在印尼、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各援建一个活动板房简易医院或住房,投资分别为6000万元、4000万元和1500万元。
  同时,对受灾国提出的重点项目作出积极回应,并做好相应工作。对斯里兰卡政府提出希望中国在铁路修复项目上进行合作的要求,商务部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予以统筹安排,并派出铁路专家赴斯里兰卡进行具体考察;对其提出的码头修复工程,也作出积极回应,并通知我在斯里兰卡的中方技术人员前往考察,具体实施救助环节。
  同时商务部与国家地震局多次进行技术讨论,在印尼援建一个地震海啸预警系统,总投资约800至1000万元。
  红十字会负责人江亦曼称,援建的项目包括:2005年4月25日在中印两国元首见证下签署的修建三百五十间灾民住房的中国-印尼友谊村项目;为泰国修建一座幼儿园,修复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一家卫生院和一家区级医院的中泰友谊村项目;为斯里兰卡建设一百五十套灾民住房和红十字会及商业设施的中国斯里兰卡红十字村项目;同时还为马尔代夫建设八十六套灾民住房,为缅甸修建社区备灾中心并提供救灾物资。
  据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估计,海啸灾区的全部重建工作将持续五到十年。中国红十字会根据重建工作的进展和计划,陆续将募集的全部善款用于重建项目。
  更体现细节的是对孩子的关怀。海啸使灾区的孩子们遭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危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他们称为“海啸一代”。为此,中国红十字会表示,邀请受灾国孤儿到中国与“中国爱心志愿家庭”一起生活,通过这些临时爸爸、临时妈妈以及家庭特有的温暖,帮助他们恢复生活的信心。志愿家庭还为孤儿进行心理咨询服务。
  中国的援助是全方位有深度的。
  三、医疗方面更完善
  2004年12月30日,根据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受灾情况,我在原有10支国家级救灾防病医疗队的基础上,调整了人员专业组成,组建了总人数164人的中国卫生救援队,以公共卫生专家和临床外科专家为主,针对现场救援和灾后防病实际需要进行援助。救援队抵达受灾严重的普吉岛后,在与当地政府官员、卫生技术人员会谈、了解灾情和医疗救治与防病情况的基础上,救援队在当地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救治受伤和腹泻群众,对环境和饮水消毒予以技术指导。
  由国家地震局组织的中国国际救援队35人,携带价值300万元的物资和装备,于2005年1月1日凌晨抵达印尼班达亚齐灾区,开展以医疗急救为主的救援工作,这是第一支抵达灾区的以医疗急救为主的国际救援队,受到了印尼政府和当地灾民的欢迎。考虑到救援工作的连续性,我国第二批国际救援队队员35人携带价值200万元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于1月11日抵达印尼(轮换第一批救援队),开展恢复与重建阶段的卫生防疫和后续医疗救护工作。另外,根据灾情需要,商务部协调卫生部、国家地震局等有关部门增派了公共卫生专家、救援队、医生、护士,结合受灾国需要和当地工作、生活和安全环境等情况,派遣志愿者。卫生部组织向印度洋海啸受灾国派出卫生救援队3批、共45人,包括澳门特区政府派出的3名医务人员。
  另外,中国科学院组织北京5名DNA鉴定专家于2004年12月31日凌晨抵达泰国灾区协助辨认遇难者身份。根据有关受灾国家需要,我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调拨医疗救灾器械、药品等运往受灾国家。3日,开始为遗体做法医病理检验,提取供辨别身份用的DNA样本。
  1月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正式加入多国转运中心医疗行动,这是我国医疗队首次在国外灾难环境下与多国联合紧急救助危重伤员。
  四、捐款方式更先进更便捷
为救助深受地震、海啸影响的灾民,为帮助受灾国家人民尽快重建家园,一份份国际人道主义爱心通过一笔笔捐款传递到了万里之遥的海啸受灾地区。为满足人们网上献爱心的需要,中国红十字会与中国工商银行携手合作,共同发起“点一次鼠标献一份爱心”——为海啸灾区网上捐款活动。
  据介绍,爱心人士只要开通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家”个人网上银行,就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通过 工行网站(www.icbc.com.cn)链接或直接登录中国红十字会网站(www.redcross.org.cn),确定捐赠项目,在线填写捐赠表单,通过工行在线支付,就可时时完成资金捐献。网上捐款成功后, 中国红十字会把所有捐款全额捐献给受灾国家,工商银行免收中国红十字会和捐助者任何费用。
   与以往传统的方式有了创新,信息化的渠道更便捷。
  五、善款使用更透明
  对于善款如何使用,中国红十字会主要通过其多边和双边的途径来使用,多边就是与国际红十字会合作,双边就是和受灾国红 十字会合作。救援工作小组赴受灾国也要和当地红十字会、国际红十字会代表以及中国驻外使馆共同商议下一步捐款的使用方案。
  负责人希望把中国的捐款相对集中来使用,“而不是跟大宗的国际社会的捐款混在一起使用,“在重建过程中,我们希望有明显的中国和中国红十字会捐赠的标志。”同时继续向社会各界公布捐款的用途、去向,接受国际社会和国内审计部门的监督。
  款项的使用透明度直接关系到民众的信任度,为了把善款切实用到实处,负责人不遗余力的关注着。
  六、捐助者多样化
  红十字会、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个人等都积极活跃起来。
在印度洋海啸一周年之际,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在爱心超越国界-印度洋海啸救援工作通报会上说,截至2005年11月,中国红十字会共接受社会各界捐款4.27亿元人民币,物资价值1560万元人民币。应该说,此次援助充分体现了中国特有的体制性优势。截至06年1月10日16时,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华慈善总会已经收到捐款1.54亿元人民币。
  企业集团捐助: 印度洋地震海啸牵动了亿万人心弦,国际社会和各方力量都在竭尽全力伸出救援之手,而我国众多企业也纷纷出手。国际知名IT厂商华硕电脑也实施了人道主义援助,紧急向印度洋海啸受灾国家和地区捐赠出2500万人民币。华硕方面表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灾难,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奉献爱心,贡献一份力量,与东南亚人民共渡难关。作为全球社会的一员,华硕公司有责任而且也愿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来帮助灾区人民,同时也希望灾难中的人们早日重建家园。”
  华硕的慷慨体现了华人企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态度。
  2005年1月5日,中远集团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1000万元。
  1月5日,由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捐赠的一批价值250万美元的大型通信设备启程运往斯里兰卡、印尼等国,这些设备包括无线电话、手机终端、基站和交换机等。
  1月19日,首批200台格兰仕光波炉、90台光波空调18日被运往东南亚海啸灾区,供灾区防疫消毒使用。格兰仕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国际红十字会在海啸救灾中首次直接接受中国企业捐赠的物资。他愿意免费提供灾区急需的具有高效杀菌消毒功效的最新高科技尖端产品“一键通”光波炉和光波空调,供灾区救援队和灾区人民用于日常杀菌消毒。
  印度洋海啸使至少十万名儿童成为孤儿。中国红十字会启动“让世界充满爱”援建海啸受灾国孤儿计划。为保障这项爱心活动的顺利实施,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海啸受灾国援建孤儿院,成为第一个将目光投向灾后重建的中国企业。而联想、娃哈哈等企业也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支援。
  中国的企业大力捐助表明了在社会主义国度,在人道行动上各方行动是一致的。
  同时地方也很快活动起来。截至2005年1月20日 湖南通过红十字会向海啸灾区捐款已达431万余元.
  印度洋地震海啸引起了云南省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云南省、昆明市红十字会及云南省慈善总会均设立了救灾专用账户及捐赠热线。截至2005 年1月6日晚,仅云南省红十字会就已收到捐款111万元。
  据四川省红十字会公布,截至1月12日,省红十字会收到民间援助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到账资金累计达280余万元。据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波介绍,最大一笔捐款为谭鱼头集团捐赠的100万元,
  截至3月4日,澳门红十字会收到社会各界为南亚地震海啸灾区捐赠的善款数字累计已逾3600万澳门元,并将筹得的1000万元善款分批送往国际红十字会联合会转往印尼及斯里兰卡等灾区应急,并积极与斯里兰卡及印尼棉兰的红十字会联络,寻求协助灾后重建的合作项目。
  香港红十字会表示,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两周内,香港红十字会就筹得善款3.2亿港元,现已支出逾1.3亿港元用于灾区紧急赈灾项目;主要负责人灾后加入国际红十字会在日内瓦紧急成立的督导小组,直接参与全球赈灾协调工作;委任了独立审计顾问,监督善款的有效分配和使用。
  可以说是全社会都伸出手来,共同援助饱受海啸蹂躏的国家。
  中国的援助是及时的、全方位的、有深度的,这是一个大国的风范,一个民族的风范,礼仪之邦的传统和中国日渐上升的实力和国际地位结合起来,使中国在这次海啸救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这个人道主义国家必定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救助在国际慈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爱心捐款:日记与感慨——发生在苏州市红..
中国救援印尼海啸之研究
浅议红十字会公信力建设
她用全部的爱,去挽留心中每一个 “夕阳..
历年世界红十字日主题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