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调研报告】 << 【历史研究】 | 【图书评论】 >> 
 发布日期:2016-3-30 20:08:37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调研报告】

“郭美美事件”后高校大学生对红十字会信任度调查

李嘉芸  汪恺  朱梦然  张丽娟 

红十字会作为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政府在人道主义领域的助手。红十字会组织体系完备、群众基础广泛、运作规范、公信力强]。然而“郭美美事件”后,红十字会面临较为严重的信任危机。在此背景下,针对高校大学生群体,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对红十字会关注度与信任度的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共3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76 ,问卷回收率为92%。调查样本中,男性占47%,女性占53%,其中本科生占比为83%,研究生占比为17%

一、“郭美美事件”后大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现状

1、高校大学生参与红十字会慈善活动热情有所下降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都关注过2011年发生的“郭美美事件”。其中,71.72%的人群“关注过,知道有这么一回事”,17.62%的人群“十分关注,并了解事情的始末”,不清楚的仅占10.66%。

在参与活动方面,“郭美美事件”发生之前,在总样本中有93%的高校大学生参与过红十字会组织的活动,并且种类繁多:参与为困难群众捐款等社会救助活动占比68.5%;参与无偿献血宣传推动工作,占比39.8%;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占29.2%;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占比23.1%;开展应急救护和防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及培训工作占比16.7%;推动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并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活动占比10.6%备灾救灾捐款,参与灾后重建占比9.3%;另有2.8%的人群参与其他活动。

而在“郭美美事件”发生之后,高校大学生参与红十字会活动的比重下降至81.7%,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郭美美事件”对高校大学生参与红会活动的热情带来冲击,降低了高校大学生对红十字会的信任感,其中高校大学生参与为困难群众捐款等社会救助所占比重下降幅度最大,下降至33.2%;参与无偿献血宣传推动工作,比重下降为28.4%;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比重下降为22.5%;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比重下降为19.7%;其他诸如开展应急救护和防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培训以及推动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并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活动、备灾救灾与灾后重建等活动比重没有较大变化。

关于“郭美美事件”对中国红十字会社会信任度的负面影响, 66.9%的调查样本显示为影响很大,28%的人群表示影响程度一般,仅有5.1%的人群认为没有影响。这意味着高校大学生参与红十字会活动的热情有所下降。

2、高校大学生转变与拓宽参与红十字活动的途径

尽管在“郭美美事件”发生后,大学生参与红十字会活动热情下降,但这并不代表该群体对慈善热情的消退。在“郭美美事件后,您是否会继续参与慈善活动”一题上,选择会的高校大学生占比为90.8%,这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昂扬的公益热情。在“您今后如果参与慈善活动,会倾向于哪些慈善机构”一题中,选择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占比47.5%;选择中华慈善总会的占比为44.9%,选择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占比为39.9%,选择中国红十字会的占比为27.8%,选择其他慈善机构的占比为8.2%。但是由于近年来各种慈善危机事件的发生,慈善组织没有及时有效地管理善款,缺乏信息公开环节,致使善款流向不明。 “在捐款活动中”,更多的高校大学生偏向于点对点的捐款方式(也可称为一对一捐助)。 

二、从高校大学生角度探讨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的原因

 对于我国慈善组织存在的不足,35.3%的大学生认为是红十字会组织内部信息不公开、不透明;22.5%认为红十字会运作不规范,导致信任危机;12.4%认为红十字会商业化经营问题严重;11.0%认为政府过度干预红十字会组织管理;9.1%认为红十字会回应质疑不诚恳;9.7%认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以上这些是对红十字会组织存在不足的分析,总体而言,红十字会面临信任危机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信息不公开不透明

提倡信息公开,明确资金流向,对公众来说至关重要。信息公开透明,一方面是指慈善组织主动向社会公布相关数据和财务情况,另一方面也指公众能通过大众途径获取和得到善款运用状况。做好信息公开是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所有慈善组织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组织信息公开度越高,其所获得的公众信任度也越高,二者成正比。根据《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中国红十字会的财务审核由其执行委员会执行,但并未规定其财务必须公开。红十字会受捐数额及捐款使用情况,均依据一套内部的财务流程,不对公众公开。这就与信息公开透明两个方面的原则相悖,成为红十字会社会信任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组织管理专业化程度较低

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慈善组织的专职人员管理经验不足,专业水平尚待进一步加强。如红十字会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丑闻揭示了该组织中部分工作人员缺乏从事公益事业的责任心,导致弄虚作假、利用慈善活动谋取个人利益现象的发生。简而言之,当前中国红十字会组织专业化程度较低,存在着内部结构不完善、活动执行力不够、专业人员短缺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行业内部的自律机制仍需加强。

3、政府干预较多

对公众而言,中国红十字会是一个较为陌生的组织。它每年得到政府近3亿元补贴,其架构包括31个省级分会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会、333个地级分会、2860个县级分会,还拥有港澳红十字会和商业系统红十字会、铁路系统红十字会。除了这些与政府相似的行政设置之外,红十字会总会之下还包括基金会这一系统,由红十字基金会、红十字传播基金以及挂靠的多个基金组成。这两条脉络揭示出中国红十字会的双重身份——官方组织和独立的民间组织。这给红会染上一定的行政色彩。红十字会组织行政化过度会削弱其独立性,限制其功能的发挥,更使其缺乏信息公开的压力和动力。

4、监督不足

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以及审计方面,还不能尽如人意。 

三、红十字会提高信任度的对策分析

1、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透明是红十字会生存的社会基础,只有加强红十字会的透明度,才能获取公众信任,而公信力的来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信息的透明度。首先,要建立信息公开平台。我们正处在大数据时代,网络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我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中国红十字会应当努力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中国红十字会信息工作平台,根据相关要求公开财务信息和费用执行报告并且做到及时更新。通过信息公开,解除广大公众对红十字会资金运作的疑惑,从而最大程度去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其次,确保信息平台管理的规范化和细致化。例如香港红十字会每年年末都会请国际会计事务所做审计,审计结果会在年报中详细呈现。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负责壹基金的审计,每年要出具五份财务报告(四份季报和一份年报)。在做好信息平台规范化的同时,也要注重细致化建设,这点可以学习和借鉴日本红十字会。日本红十字会网站每天都会公布捐款的最新数字。比如,截至201584日,共收到239万多项通过银行汇来的捐款,金额是2594亿2875483日元,精确到1日元。日本红十字会组织能够拥有高度民众信任感,与其将善款信息透明到毎1日元的细致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2、提升红十字会组织的专业化程度

优秀专业的人员和完善的管理是推动红十字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一支专业化队伍迫在眉睫。红十字会应招聘大量有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加强团队建设。在人才的选拔上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按照招聘制度进行,完善功绩考核,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的,具有社会公益心和强烈使命感、责任感的人才。另外还要对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化培训、业务考核、绩效评估等,以提升团队和组织的专业化能力,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科学管理,为塑造红十字会公信力打下坚实基础。

3、理清与政府的关系

我们知道,红十字会是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政府对红十字会工作有引导和监督作用但随着红十字会的发展,政府并没有及时理清责任区间,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约了红十字会发展,混淆了红十字会公信力和政府部门公信力的关系,不利于红十字会公信力的提升。政府必须拿捏好尺度,不缺位的同时,也不越位。例如,政府应该减少干预,下放权力,推动红十字会自主发展,归还红十字会组织应有的人事任免、业务安排和财务管理等自主权,让其承担起作为民间团体应有的责任。其次,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角色,政府不应是强势组织者、直接参与者和全权控制者,而应正确定位为引导者、协调者和监督者三位一体,及时转变角色,从直接主导向间接引导转变。政府通过宣传正确的人道理念,制定相应的帮扶救助政策,引导公众参与其中,协调好组织之间、捐赠者和受助对象之间、慈善组织和捐赠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对应的信息公开平台,引导全社会投身人道事业的发展,提升公信力。

4、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目前红十字会遭遇到的诸多问题,与现有法律相关规定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有关。在社会大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对已颁布实施20多年的《红十字会法》进行修订,在善款募集方式、救助对象确定、资金使用监管和信息公开等方面,都应制定严格而细致的规范:应将红十字会捐赠公开作为修法的核心,将红十字会组织必须全面公开捐赠使用情况纳入法律当中,并对公开捐赠的方式与途径作出具体的规定。这样有利于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更好地呵护与激发公众的爱心与捐赠热情。

5、完善监督机制

首先,加强自身内部监督。为此,红十字会要对自身的专业化管理予以重视,学习国外的红十字会组织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人员培训、管理、约束和财务监督体系,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其次,重视行业监督,民政部门应结合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实际,融合各方的整改意见,制定出适于我国公益慈善组织操作且利于监管的行业规范,如职业道德、人员管理、活动运作和行为评估等。以此作为各公益慈善组织进行内部监管的标准和参照,实现行业内的普遍监督。此外,政府可以利用其特殊地位,对红十字会组织开展的活动、红会善款的管理和使用、信息公开义务履行进行有效规范。最后,还需要扩大公众监督。公众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对善款的使用有知情权。公众只有深入了解、认知,才能更好地激发热情,真正投入到人道事业中。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历史研究】
【他山之石】
【目 录】
【图书评论】
【观察思考】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