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历史和渊源
■郭进萍
红十字志愿服务的理念最早由“红十字之父”亨利·杜南提出。1859年,目睹索尔费里诺战场缺乏医疗服务,杜南意识到,“救护工作需要受过训练的、有经验的志愿护理员和护士, 他们的身份也要受到战地指挥官或军队的认可, 并为他们的使命提供便利和支持”。为此,提出了建立伤兵救护组织的构想:一旦战争爆发,“这些协会将号召每一个人以真诚的博爱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战时的慈善工作中去”,实施有效的救护。
1863年,日内瓦会议决议实现了杜南的想法,决定将志愿医务人员“置于军队指挥部管辖之下”,并享有同军队医务人员一样的待遇。
1955年,吉恩·匹克戴首次提出将“志愿服务”列为国际红十字运动十七项原则之一。1965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将匹克戴提出的原则浓缩为现行的七项原则,提交第20届红十字国际大会通过,志愿服务至此成为红十字运动恪守的七项基本原则之一。
实际上,红十字志愿服务理念早在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时就已经先行开启。其时,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亲赴战场救护伤兵,“尽力看护,昼夜无间,全活甚众,红十字会实于此嚆矢焉”。可以说,南丁格尔首开战地志愿服务之先河。
亨利·杜南不仅提出了“志愿服务”的伟大设想,而且还身体力行予以实施。索尔费里诺战役期间,他成功说服了离战场最近的卡斯蒂廖村的妇女,组织志愿救助队照料战场上的伤兵,不分国籍,一视同仁。随着时间的推移,志愿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展。
中国红十字运动发展过程中,志愿服务始终与之相伴相生,只是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色而已。大体而言,中国红十字会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体现在战时救伤瘗亡、灾时赈济救助和平时社会服务三个领域。
战争救护方面,无论日俄战争、辛亥革命、二次战争、江浙战争,还是抗日战争战场上,都可以看到红十字志愿者救死扶伤的活跃身影。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治愈伤病万余”。抗战期间,红十字会“救护军民二千六百万人”,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影响力,使“本会在国际间之地位,业因抗战艰苦光荣之贡献,已具增高”。战地救护过程中,红十字人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很多会员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红十字志愿服务精神。
社会救助方面,红十字会亦积极奔走在济荒赈饥第一线。对1917年河北大水灾、1928年至1930年华北五省大旱灾、1931年和1935年长江水灾的救济,以及一年一度的时疫救治等工作,都向民众展示了红十字会的博爱、奉献精神。除了灾荒赈济,医药救助也是红十字会的一项重要常规工作。为此,红十字会特成立制药部,“发行经验良药、卫生新书,以尊重人道,而弥患未形”。
抗战胜利后,红十字会围绕“服务社会,博爱人群”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业务活动,内容涉及社会服务、青年服务、妇女服务、儿童服务4大类12项活动——健康保险、医药诊疗、婚姻指导、荣军咨询、康乐活动、书报供应、健康检查、营养补助、家庭访视、志愿训练、儿童保育、小型生产。以医药服务为例,1947年,上海市红十字会推出“流动诊疗车”服务,“送诊给药,不取分文,作为彻底的救济贫病的一件事业”。流动诊疗车轮流到各站点,“给全市人民做免费的医疗工作”,并利用节假日,开到青浦、嘉定乡间,“给那些毫无近代医药设备的农民去服务”,获得了广泛的民众响应。
“文化服务是社会服务中最富有精神营养的一项活动”。1946年,总会开设书报阅览室,免费供普通民众阅读。其后,为扩大读者群并照顾患病者的阅读需求,总会推出流动图书供应服务。在“文化食粮”严重匮乏的年代,总会的图书阅览服务“极受社会人士之欢迎”。
为使志愿服务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红十字会还织就了一张立体传播网络,与志愿服务实践相得益彰。比如,在近代,红十字会将口头、文字、图像和综合传播等形式有机结合,广为宣传。
以文字传播为例,红十字会成立后,充分发挥机关刊物的主力军作用,相继出版系列刊物,宣扬红十字的宗旨、原则等,引导国人积极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总会在复员时期创办的《红十字月刊》,特辟社会服务通讯专栏。据统计,《红十字月刊》所辑文章标题中含“服务”字样的多达271处,对志愿服务宣传力度可见一斑。南丁格尔与亨利·杜南作为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先驱,被大众媒介作为“样板”不断强化宣传。1936年,以南丁格尔为原型的电影《白衣观音》在上海等地放映,引起强烈反响。1948年,纪念亨利·杜南的电影《万人心上》在中国上映。在媒介大张旗鼓的宣扬下,中国社会掀起了志愿服务的热潮。抗战胜利后南京分会举办母亲会活动,有母亲代表表示“感谢红十字会的伟大服务精神,亦愿为红十字会义务工作”。
新时期,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领域不断拓宽,内容不断丰富,水平不断提高,始终承载着时代的使命,始终高擎人道大旗,普洒爱心,散播人性的芬芳。
(作者系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