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报》刊登《人道需求与公益组织能力建设》
2016年7月5日《中国红十字报》发表池子华的《人道需求与公益组织能力建设》一文,全文转载如下:
公益组织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人道需求?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课题,也是所有社会公益组织需要面对的问题。这里以红十字会为例,谈点自己的看法。
红十字会是什么?谈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一个人,当然这个人不是大家熟悉的亨利·杜南,也不是南丁格尔,而是民国时期著名文人、长篇小说《续孽海花》的作者张鸿。抗战期间张鸿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常熟分会会长。对红十字会到底是什么,他发出这样的“惊人之语”,说“红十字会者,世界不祥之物也”。续读下文方知,张鸿会长会有此令人震惊的“宏论”,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张鸿会长看来,红十字会总是与天灾人祸联系在一起,他解释说,红十字会“肇端于英俄之战祸(指1854—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救死扶伤的人道之举),推而广之,凡疫病饥馑有害于社会者,靡不从事以救恤之。世无凶灾,则会(即红十字会)中无事焉,谥曰不详,孰曰非宜?”换句话说,红十字会现身于大灾大难之中。既然如此,红十字会就是“不祥之物”,谁也不希望见到红十字会活跃的身影,红十字会的活跃,就意味着“凶灾”的肆虐,就意味着大灾大难的肆无忌惮。
可是,谁都知道,祈望“世无凶灾”,只能是一厢情愿。人们诅咒战争、呼唤和平,但战争总是不期而至;人们希望安居乐业,远离灾祸,但灾祸不时横行无忌。不管何种原因,“凶灾”不可避免。面对残酷的现实,人们渴望有能逢凶化吉的“吉祥物”降临,红十字会于是有了用武之地,并以其博爱之行给予被“凶灾”者人道关怀,驱散“不祥”之阴霾。正所谓“有灾难的地方就有红十字会,有红十字会的地方就有希望”。难怪张鸿会长感慨,“执此例以观于会中之事,专以救助困苦颠连为惟一之责任,则所谓不祥之物者,亦可谓为大吉祥者”。
红十字会既是“不祥之物”,也是“大吉祥者”。张鸿会长的“辩证法”,耐人寻味。
当今世界,天灾人祸依然频繁,战争不断、地震频发、洪水滔滔以及其他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灾祸和诸如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等问题不断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极大困扰。这就意味着人道需求的与日俱增。而且人们普遍感到人道需求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这对社会公益组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要应对复杂多变的人道需求,必须加强能力建设。
那么什么是能力建设?能力建设包括哪些内容?能力建设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提高能力建设的有效性?这些基本问题弄清楚了,能力建设才能有的放矢。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系统和国际NGO(非政府组织)率先提出“能力建设”的“新概念”,可是直到上个世纪末,这一问题才引起中国学者和民间组织的关注。1999年青少年发展基金会、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和福特基金会主办的“希望工程与NGO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能力建设”首次提上议事日程,之后迅速传播,成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更是攸关社会公益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理念。
什么是能力建设,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领域也会有不同的界定。按照联合国开发署在UNDP会议部署文件中的界定,能力建设是指“建立适合国情的政策和法律框架的环境、机构的发展,包括社区的参与者(特别是妇女的参与)和人力资源发展和管理系统的完善”。这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定义,包括了组织生存环境的不断优化、组织自身的管理与完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社会动员的广泛性等方面的内涵。就红十字会的能力建设而言, 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依据红十字会的宗旨和使命,不断满足人道需求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这两个大的方面,都有各自的能力结构系统,由此构成能力建设的网络体系。第一个方面,要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人道需求,自然需要不断强化能力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运筹能力、筹资能力、执行能力、监管能力。但运筹、筹资、执行、监管等能力的建设,是以红十字会组织为载体的,因此,第二个方面自身能力的建设尤为关键。红十字会自身能力建设,应该包括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公关能力、文化建设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必须强调的是,文化是灵魂,是红十字会能力建设的永恒主题。文化建设呼唤理论研究的不断加强。其实自新世纪以来,海峡两岸红十字组织都很重视理论研究。这里应该提到一位已故的红十字人,他就是台湾红十字组织前领导人徐亨,他是国际奥委会委员,北京申奥,徐亨先生给予了可贵的支持。在我们进行红十字运动研究过程中,他关心备至,并担任《百年红十字》一书的顾问。在我出版《红十字与近代中国》一书时,他又题字鼓励——“弘扬博爱精神,达成两岸和平”,借以表达他对两岸关系的希冀。《金门协议》的签署、两岸红十字组织合作交流的开展,徐亨先生是强有力的推动者。不仅如此,他还委托台湾相关研究机构,推出了《百年会史》。《百年红十字》和《百年会史》交相辉映,为红十字理论研究和文化建设增添光彩。不过,截至目前,两岸红十字组织理论研究合作交流还没有形成机制。2012年第二届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期间,两岸同仁曾就设立海峡两岸红十字运动理论研究中心进行过探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动议,希望能够早日落地,为提升红十字文化建设能力贡献智慧。
以上八大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红十字会能力建设的基本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是根本,无论哪种能力,都要靠红十字人去建设。因此能力建设也要以红十字人“为本”。这是红十字会能力建设的一个突出特征。
第二个特征是开放性。能力建设的体系和内涵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国际红十字运动各成员国、NGO以及各种公益组织,只要在能力建设方面有可取之处,皆可纳入红十字会能力建设体系,“为我所用”,丰富其内涵。比如台湾的慈济,不仅有自己的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而且有电视台、出版社等文化传播机构,功能强大。慈济所以能驰骋四海,与文化建设能力的强大密切相关——而这方面,恰恰是红十字会的“短板”。吸收借鉴“慈济经验”,可以有效提升红十字会能力建设水平。开放性的另一表现在于,不仅“八大能力”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环境的变迁,社会现实会对红十字会能力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新能力建设“准入”能力建设体系,使能力建设体系在“与时俱进”中臻于完善。
第三个特征是长期性。能力建设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红十字会无论是应对挑战,还是面对机遇,都需要不断强化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能力发展”。因此,红十字会能力建设绝不是“短期行为”,相反,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如何提高能力建设的有效性呢?从总体上讲,除强化能力建设意识、建立能力建设的评估机制之外,还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而“供给侧”的改革,是建立在“需求端”基础上的。没有对人道需求的“精准”把握,能力建设的有效“供给”,就会难尽人意。同时,公益组织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尤其是两岸公益组织携手合作,汇聚人道力量,更加紧迫。“海峡两岸博爱论坛”就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金门协议》开启的两岸红十字组织的合作机制,已经大大拓展。我们希望两岸红十字组织进一步开拓合作空间,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人道事业的发展。
(作者系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