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评论】
《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六辑)评介
丁泽丽
池子华、李欣栩主编的《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六辑)(以下简称《选编》),于2016年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发行。该书近50万字。简评如下。
一、内容概况
《选编》辑录了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方面的史料。编者根据资料内容,将其分为组织建设、职员管理、物资筹措、会员工作、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日常规范、人道活动、资料杂俎9个专题,具体内容大致如下:
组织建设: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地方分会及其附设组织的运行制度,如总会方面,包括其历次修正的章程、管理条例及施行细则,所设监事会、理监事会组织规程、办事细则,救护委员会下设的供应委员会、人事委员会、训练委员会、购料委员会简则及购料委员会附属的材料股、干事股、医务股、运输股办事细则,等等。分会方面,包括历次修正的分会章程及分会附设理事会、监事会办事规则。
职员管理:为中国红十字会会内人员的任用办法、奖惩规则、考核办法、职员守则等相关制度。
物资筹措:为中国红十字会总分会附设医院及所属机关的会计规程,会内人员出差旅费规则及资产管理办法、募捐办法等。
会员工作:为中国红十字会多次征求会员章程,会员入会的奖惩办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组织规程、训练办法及特殊会员如团体会员、纪念会员的征求规则等。
医疗卫生:为中国红十字总会所设的第一、二、三医院、时疫医院、防疫保赤机关、战时难民医院、伤兵医院、医疗服务队、诊疗所等组织的章程;分会医院的管理办法及其常设医院、临时时疫医院、贫民医院规则;红十字医事人员的服务办法。
人才培养:为中国红十字总分会所设的医学校、护士学校章程及战时临时救护训练班简章及训练办法。
日常规范:为红会人员衣帽服制的规定,红十字徽章标志的使用规则,总分会关防图记刊发办法、公文戳记刊用程式,会员章证补领办法,职员领用证章规则之类。
人道活动:为中国红十字会从事救护、救灾、救难等人道活动时颁布的规章制度,包括临时救济组织如救护医院船、临时妇孺留养院、难民收容所、灾童留养院成立简章,临时救护队、医疗队行动规则及其行动期间的运输办法等。
资料杂俎:这一专题可谓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辑录,包括红会修改会章召开的历次会议经过,红十字会直属行政机构颁布的修正红十字会管理条例的电文,红十字会规章制度的解读等。
总言之,这9个专题为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及制定过程的方方面面。
二、特色评析
《选编》作为史料集,资料翔实丰富,编录有序,兹就其特色简述一二。
(一)专题内容 分门别类
资料汇编的前五辑在体例安排上,除第一辑全文辑录《中国红十字会二十周年纪念册》的颂词、纲目、条约、奏折、章程、分会、纪事、近录、列传、文苑、小说11个专题,第四辑按照资料来源排布外,其余三辑均根据内容,分为综合、专题、纪事、函电、杂俎五个专题。《选编》作为该套资料汇编中的一种,亦根据内容专题排布,但因其内容不同以往,专题分类自然也不尽相同。第一、二、五辑内容为中国红十字会1904年至1935年的史料,每辑时间界定明显,第三、四辑内容为固定期刊、报刊刊载的红十字资料,资料来源有限。《选编》以制度作为专题,年限为整个民国时期,不限来源。可见,《选编》的专题性之强,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五辑史料选编最显著的特点,因而其专题设定亦有别于以往。
(二)史料丰赡 来源广泛
近代中国史料庞杂纷呈,一般分为“档案、文集、全集、类书、丛书、方志、报刊、实物、口传、小说。文集再细分为:论说、信札、日记、笔记、传记、诗词”。《选编》内容特殊——制度由政府或红十字会自身制定,故其来源基本为档案及报刊。尽管如此,亦不能否认其史料丰赡,来源广泛的特色,因为近代中国档案、报刊浩瀚纷繁。就档案而言,《选编》辑录了台湾“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贵阳市档案馆等所藏红十字档案。报刊更为广泛,包括《申报》、《新闻报》、《民报》、《文汇报》、《中国红十字会月刊》、《红十字月刊》、《政府公报》、《行政公报》、《上海市政府公报》、《中国红十字会会务通讯》、《中华医学杂志》、《中国红十字会杂志》、《人道指南》、《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征信录》、《中国红十字会二十周年纪念册》、《救济月刊》、《法令月刊》、《医学世界》、《国立北京大学周刊》等众多报刊资料。
(三)翔实摘录 内容全面
《选编》辑录史料以遵照原文为基本原则,包括标题在内,仅按史料原意进行分段,按现行规范加标点符号,在“[ ]”中纠正错字,在“()”中注明多字少字,以“□”说明某字无法辨认,不随意妄加揣测,以保证资料的原始性。此外,《选编》的9个专题基本包含了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的所有内容,且每个专题内,详细辑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一制度,体现了其演进的历时性。编者为保证《选编》的完整性,将部分已在《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申报>上的红十字》、《<新闻报>上的红十字》、《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料选编》(第一、二、五辑)等已出版的史料再次编入。尽管资料会有部分重复,但其史料来源多不同,二者恰好可以相互参照,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因为同一条资料多载于不同期刊,而编者选取史料的来源方式不同及校对严谨程度各异,内容上或有些许差异。因此,《选编》的史料处理亦是提醒研究者注意甄别使用,以尽可能保证研究的真实性。这一点亦是《选编》区别于其他5辑之处。
三、价值显著
《选编》以资料集的形式展现了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的方方面面,从侧面彰显了其制度建设的演进历程,具有显著的价值。
(一)体例明晰 拓宽研究思路
从横向上看,《选编》内含9个专题,各专题内编者按制度颁布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布,每个专题均呈现了研究中国红十字会制度的一个视角。研究者可分别探究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制度、职员管理制度、物资筹措制度、会员工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人才培养制度、日常规范制度、人道活动制度等,分析每类制度的出台背景、演进轨迹及产生的影响等。从纵向上看,每个专题内部基本辑录了同一制度各历史阶段的内容,且按制定时间先后顺序编排,从中可比较其内容的发展变化,分析变化的内在原因。如“组织建设”中,《选编》录入了1912年中国红十字会第一次会员大会通过的《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中国红十字会分会章程》,1921年《中国红十字会修正章程》、《中国红十字会组织分会章程》,将二者稍作比较,可发现前者总会章程中仅有总则、宗旨、会员、职务议会、分会、附则6章,后者则包括总则、名称及会所、总会及总办事处之职权、事业、财产、会员、常议会、会长副会长理事长、职员、大会、战时及灾害时之特例、分会、保护、奖励及惩罚、附则15章,前者分会章程5章且未列名称,后者则包括总则、职员、事业、惩罚、奖励、议事会、医院、救护队、附则等近10章。可见,随着红十字运动的发展,红十字会制度不仅仅是量的增多,内容的细化,更是其制度发展规范化、精细化的体现。无独有偶,《选编》编录了1913年至1936年《中国红十字会管理条例暨实施细则》5次修正后的内容,从中不仅可分析其修正的历史背景及修正内容的变化,亦可窥探中国红十字会组织管理的强化。其他几个专题亦是如此。
(二)以史立论 服务学术研究
史料为史学研究之基础,梁启超曾指出,“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者也。”因此,《选编》是史学研究者立论之基础。尽管,当前史学界指摘史学研究多重实证,轻理论,须加强理论研究。但不论实证研究,抑或理论研究都离不开史料的佐证。基于《选编》,李欣栩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文章分为五章,10余万字,分析了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的演进有赖于人道需求的变化、政府行政力量的干预、红十字会的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国人对于红十字运动认识的不断加深,探讨了红十字会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组织运行、财务经费、会员管理、人道救助及标志使用,剖析了红十字制度立法过程曲折、内容不断完善、立足国内形势、融合国际制度等特征,阐释了红十字会制度建设中囿于立法技术不成熟、战事政治军事形势动荡、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思想基础薄弱等因素,以致红十字制度执行力不足,成效有限。该文可谓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的开拓性研究,因为有关这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几乎没有,为数可数的研究散见于一些宏观的论述。总之,李的论著呈现了《选编》解读的成果,相信《选编》出版,能成就更多学术成果,造福学界。
四、美中不足
尽管《选编》特色明显,价值突出,但亦有些不足之处。
一是史料不够完整。就时限而言,《选编》的史料仅选取民国时期。尽管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成果较少,但亦有几则,如1904年7月12日上海万国红十字会通过的《上海万国红十字暂行简明章程》,1910年出台的《中国红十字会试办章程》等亦应纳入其中。就内容而言,总分会明显失衡,9个专题内,总会制度数量占据明显优势,分会制度资料明显薄弱,仅零星几条。
二是分类略有不当。如“物资筹措”,该专题内部多为红十字会财物管理制度,有关物资筹措的资料似乎仅《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统一筹募办法》一条;再如如“职员管理”中《内政部派遣专员长期驻沪指导全国红十字会》为内政部职员的服务规则,与红会职员管理无关等。
尽管如此,但瑕不掩瑜,《选编》的出版对于加强中国红十字会资料建设,深化红十字运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制度建设:诠释中国红十字运动史的新角度
——《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评析
崔龙健
随着中国红十字会改革事业的推进,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成为了推动当前红十字会制度改革的必要前提。近期,苏州大学李欣栩博士所著的《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已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近30万言。
民国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包括中国红十字运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动准则以及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宪法》等法律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相应地,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涵盖了民国时期红十字总会及其地方分会为开展人道活动和自身建设而推行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颁布、执行和完善的过程。围绕这一问题,李著初步构建了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制度体系,进而引出关于中国红十字会制度改革问题的思考。
一
李著是在原有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首先在绪论中介绍了研究价值、学术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内容。继而用五章的篇幅,分别论述了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体系构成、制度执行等问题。在此略作概述:
在第一章中,李著在阐明“基础性规章”“专门性规章”内涵范畴的基础上,分别追溯了南京临时政府及北京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基础性规章的沿革,分门别类地对组织部门运行、人道灾荒救助、日常会务规范、会内人员管理等方面制度演变进行概述,使制度沿革的历史感跃然纸上。在整体掌握发展脉络后,通过对国内外环境、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考察,认为国际人道法及其他国家红十字会法的颁布、现实环境下人道需求的变化、红十字会自身长远发展、行政力量的介入、清末以来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红十字运动的认识以及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熏陶都对民国时期红十字会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在呈现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体系时,碍于这一体系纷繁复杂,加上可考资料有限,相关论述无法面面俱到,如关于人事管理方面的援引资料多集中于国民政府时期,至于北京政府时期人员如何管理,其相关制度寥寥。不过,字里行间仍可看出,李著正尽力构建完整的制度框架,利用两章的篇幅对一些重要的制度进行详细论述,思路清晰。先从现代组织结构的共性出发,构建起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基本制度体系,包括明确的组织运行机制、严明的职员管理制度、财务工作和档案文书的保管等等;继而考虑到红十字会作为一个人道救助团体这一特性,对其人道救护、会员管理、标志使用方面的制度规范。这些制度的确立以遵循国家根本大法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是中国红十字会推进制度化管理的时代缩影”。而李著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思路较为明晰,从而避免了读者在该章节谋篇布局上的疑惑。
制度体系的构建源自对实践的思考,反之,实践又对制度体系的完善有推动作用。换而言之,制度执行是制度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即将制度内容付诸实践或按照制度开展工作的过程。为展示制度建设的成效,李著依据事实,从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实践出发,以“中国红十字会难民救济工作制度化的尝试”为问题着力点,考察红十字会制度执行情况。对于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开展的诸项人道救护活动,虽然战地救护是其首要任务,但涉及难民这一群体时,李著不拘泥于战地难民,还囊括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带来的流离失所的社会群体。通过界定“难民”这一概念,李著对难民救济规章进行分类,总结难民救济制度化的实践特征,重点探讨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在开展人道活动中颁布的规章,揭示了动荡时期推行一系列行为规范对于中国红十字会发展而言所具有的价值。此时虽未形成成熟的难民救济制度,但从这些“尝试”中亦可见红十字会推动难民救济工作制度化的雏形。
最后,李著从全局出发审视了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制度建设,从立法过程、会员权利、现实需求等角度概括其总体特征。而作为制度建设的价值基础,李著认为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规范对于树立红十字会形象、促进红十字运动发展、展现近现代慈善优越性等具有积极意义。当然,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一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受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制度建设还存在着很多局限,李著对此也多有论证。
在简短的结语中,李著不仅概述了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情况,还进一步探讨了这一问题的价值,以及思考了当下红十字会制度建设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另外,附录以时间为序,并遵循制度发展脉络,对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中一些重要事件进行了梳理,为读者了解其制度建设的过程提供了参考。
二
作为红十字运动研究领域又一成果,李著内容详实,体系完整,特征鲜明。
其一,研究视角新颖。关于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学术界已有诸多成果,但对于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问题的探讨相对薄弱。不仅对于“红十字会制度建设”这一名词无统一的界定,而且对红十字会制度体系缺乏系统、全面的考察。在此之前,尚无一本以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出现。在探讨其他问题时或有提及红十字会制度建设中的某部章程、某项制度,但也只是少数,主要是对民国初期颁布的红十字会章程条例、设立常议会的评议。而李著所述制度范畴广泛,既有成文的规章条令,也有约定俗成的传统惯例,从时间上说更是贯穿民国始终。由此说,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回顾民国时期的中国红十字运动,注重各项制度的变迁过程,构建起相对完整的中国红十字会制度体系,评判其利弊得失,对红十字运动研究而言有着补遗添漏的作用。
其二,文章脉络清晰。如前所述,李著的基本框架为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其中,正文部分的结构层次清晰,包括红十字会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红十字会制度构成、红十字会制度执行、红十字会制度评析等内容。
其三,援引史料丰富。李著通过梳理与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相关的章程条例、政府公文、总统训令、报刊公告等资料,再现了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的历史过程。这些资料既有关于总会的,也有关于地方分会的;既有文字叙述的材料,也有很多表格和图片;既参考了国内资料,也援引了国外资料,其中有很多资料是尚未使用过的,为完整呈现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的全貌奠定了基础。对于这些散布在不同资料中的史料,除了在援引时严格按照学术规范标明出处,李著还重在比较分析,钩沉索隐,从不同角度解读史料、诠释史实。
其四,重视人的地位。制度史研究除了研读规章条文,还需要重视与制度紧密相关的各种人物,这在李著论述过程中亦有所体现。李著在追溯制度变革过程、评析制度建设特征及功能、局限时,尤为注意人的地位和作用。如在概述制度变迁过程时,李著不时提及红会人对于新章程、新条例的看法或修改意见;在论述会员管理时,李著指出红十字会章程中会员权利相对较少,义务较多;在言及制度建设总体特征时,亦指出红十字会制度强调尊重生命、尊重人权,等等。通读全文不难发现,红会专职人员、会员、普通民众在红十字事业发展中充当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均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有所体现。
三
李著系统剖析了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制度建设,对当今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及学术研究颇具启发意义。
首先,该课题对认识历史和解决当代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制度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我们洞悉历史、辨明是非的又一方法。制度建设是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适应社会环境、推动自身发展的重要措施。在今人看来,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制度建设折射了跌宕起伏的民国政治、军事局势,反映了红十字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和较量,对于认识近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迁,对于认清民国时期政府与民间社会团体关系的变革,对于了解近代以来红十字运动在中国的扎根和发展大有裨益。当然,学术研究要有问题意识,不仅要理清过去的问题,还应挖掘其实践价值,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借鉴。众所周知,重建红十字会的公信力是当今红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围绕这一任务,专家、学者对红十字会现行规章制度、组织机构运行、人道活动等方面多有反思,尤其颁布新红会法便是志在恢复公信力的重大举措。李著虽在论述民国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但在总结前文基础上不忘考察中国红十字会事业发展现状,从完善制度学理论、处理红会与政府关系、中国红十字会参与国际活动的制度规范、红十字文化建设这几个层面为红十字会制度建设建言献策。
其次,史学研究应灵活借鉴和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此处所谓的“灵活”即在运用其他学科理论时,要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而不是生搬硬套。不可否认,正确、可靠的史料是论证某一问题的有力依据,大量引用历史文献资料是李著的一大特色,具有较强的学科特征。但也应看到,李著在论述某些问题的时候,时有借鉴国际关系学、文化学、会计学、档案学等学科知识。如在探讨红十字会制度建设功能时,李著通过国际政治学人对“国际制度和平论”的理解及对国际组织作用的界定,提出“明确国际运动统一规范,增进红十字国家间互动”,肯定了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对于促进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交流、推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作用。采用其他学科的理论进行论述,亦可为自身观点增强说服力。而且,制度学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课题,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多有交叉。因此,在考察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历史时,要综合考虑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涉,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去分析运动史上的一些现象,这是值得肯定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人文科学研究方法应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并实现网络价值最大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渐便利。在此背景下,历史学研究亦应融于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作,利用网络和现代先进技术加强对资料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从而实现资料搜集、运用乃至共享的过程更为便捷。李著指出,在写作过程中除了借助于《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04-1949)》《战地红十字——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抗战实录》及苏州大学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出版的有关红十字运动资料的纸质文书外,还通过查阅“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上图晚清和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申报数据库”等电子资源,在线获取相关资料。如今,国家图书馆、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图书馆、“国学数典网”等诸多机构借助网络对外开放资源,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及时检索和下载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另外,李著使用的资料中有很多表格和图片。运用“excel”统计表能客观呈现历史数据,而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可帮助我们总结出数据中“隐藏”的信息,从而做到让“数据”说话。在这方面,李著或有欠缺,即只展现了数据而无具体分析,对此,笔者认为有些问题还可结合数据再做思考。对于历史研究中图片的运用,不仅再现了历史样貌,还增强了可读性。网络时代产生的信息量大面广,趣味历史风行于世。在此环境下,学术研究的方法需要严谨科学,但成果的展现不妨多采用图片、表格等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研究成果。
制度建设是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其实践活动是对红十字会制度建设理论的检验;另一方面,制度内容的修正完善又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为新时期红十字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建设和发展积累了历史经验,这也是李著的学术价值所在。不过,李著在论述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在探究会员制度时,李著认为发展青少年会员与国民政府培养新国民有所关联,可惜未对此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留下意犹未尽之感。但总的来看,李著始终以民国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制度建设为中心,视角独特,主题鲜明,为进一步解读历史上的红十字会制度奠定了基础,也为深入了解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又一重要成果。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