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以“软实力”为“硬支撑”——红十字会软实力建设研讨会观点摘编》 <<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直面挑战 着眼未来——2017年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新动态》 |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坚定文化自信 汲取精神动力——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体会》 >> 
 发布日期:2017-12-31 21:41:07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以“软实力”为“硬支撑”——红十字会软实力建设研讨会观点摘编》

2017年1229日《中国红十字报》发表《以“软实力”为“硬支撑”——红十字会软实力建设研讨会观点摘编》一文,全文转载如下:

 

近年来,红十字理论研究的队伍、规模、影响和成果不断扩大、上升,研究越来越接近红十字事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突出问题,甚至瓶颈问题。

11月23日,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报刊社、苏州大学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主办,上海市嘉定区红十字会(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嘉定研究基地)承办的红十字会软实力建设研讨会在嘉定区举行。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红十字会软实力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研究成果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建设漫谈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池子华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十三五”期间确立重点建设上海、贵州图云关、辽宁营口、陕西延安4个文化传播教育基地。上海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源地,图云关是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的大本营,营口是红十字会战地救护起源地和中国红十字会第一个分会所在地,延安则是中国红十字会敌后抗战救护重心。东西南北,四地在中国近代史上演绎了波澜壮阔史诗般的红十字赞歌,建设文化传播教育基地,理所当然。

文化传播教育基地多多益善,这对增强红十字会软实力至关重要。

从功能上看,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具有传播和教育“双核”功能。一方面,提升公信力,文化传播是关键。设立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通过这一载体,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红十字会”,从而使人们认识、认知、认同红十字,支持红十字事业,为红十字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红十字文化,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正承载着这一“教育”功能。

从建设模式上看,文化传播教育基地应因地制宜,视情况而定。一是“借船出海”。类似于孙中山故居或孙中山纪念馆、罗生特医院、汶川地震纪念馆,均已有序运作,无需基建投资,只要与相关部门协商,“借船出海”,在授牌的同时,增加红十字文化元素,尤其是与馆主相关的红十字文化展品。二是“合作共建”。如盛宣怀故居,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合作共建,资源共享,是最基本的建设模式。

从管理上看,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要建立“有场馆、有制度、有队伍、有保障”的管理体系,其中,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文化传播教育基地的队伍构成,除了应有的接待人员外,讲解员队伍建设显然至关重要。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的讲解员队伍,“双核”功能就无法有效发挥。一般来说,合作共建的基地,应有专职讲解员,同时还应配备兼职讲解员,“专兼结合”,可以更好满足基地建设的需要。

文化传播教育基地是一个平台,但在互联网时代,其运行绝不限于“场馆”,可在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同步上线,各基地建立“联盟”,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巨大的“场域”,可以产生规模效应,扩大基地的影响力。

 

做好“一带一路”上的人道外交助手

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   吴佩华

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内涵远远超越慈善工作,具有“国际性、普遍性、创新性”,故红十字会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非一般慈善组织可比肩。

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外交领域的助手,中国红十字会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大有可为,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好地展现中国大国形象与风范。

 

人道外交新机遇

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援助能力不断提高,对外交往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积极发挥了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作用。

中国红十字会结合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围绕国家外交大局,不断加强国际人道合作,开展交流与合作项目,通过资金、技术、人员培训、派出紧急救援队、在国外社区开展“博爱家园”项目等多种渠道,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带一路”的核心是互信、包容和合作,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和平友好是前提。这就要求中国红十字会高举人道主义旗帜,融汇中国元素和中国特色,实行外交转型,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好先行兵、民间亲善大使的作用,尤其在民心相通方面应做更多工作,充分发挥人道外交、民间外交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展示人道和博爱的国际形象,为增进中外人民友谊、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望红十字外交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红十字会,如何更好地提升国际影响力,如何更好地发挥在世界范围内的的作用,值得认真思考。

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召开外事工作会议,对进一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作出明确部署。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对中国红十字会人道外交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一是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对沿线国家的分析和了解,确定人道外交的方向和重点;二是通过与发达国家红会的交流,在学习其专业能力和先进经验的同时,借鉴他们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援助和人道外交的做法和经验;三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道交流和项目支持,促进“民相亲、心相通”;四是进一步发挥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在参与国际红十字运动规则制定、重大议题讨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增强话语权;五是进一步加强外事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为更广泛、更深入地“走出去”“请进来”夯实基础。

 

红十字会的发力点

今后,红十字会人道外交工作应注重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联合开展红十字理论文化研究。面对世界上新的广泛的人道危机,中国红十字会应向世界展示和解释自己的“理念”,凝聚广泛共识。

二是积极提供对外援助。中国红十字会对外援助的内容十分丰富,援助的方式、手段亦十分灵活,从中国红十字会以往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和非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的经验来看,一般以物质援助和经费援助为主,对外援助已成为人道外交的重要抓手。

三是提升中国红十字会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的话语权、主导权。红十字会作为三大国际组织之一,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提升中国红十字会在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中的地位,参与制定相关规则,掌握话语权,保障国家利益,是中国红十字会外交工作新的立足点。

总之,“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中国红十字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将进一步拓展中国红十字会的人道外交空间。中国红十字会应顺势而为,奋勇开拓,充分运用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舞台,发挥好大国红十字会的作用,谱写好“中国梦·红十字篇章”,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贡献力量。

 

红十字会软实力建设的“道”与“术”

常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钱斌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显著特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就是红十字会软实力的核心。加强软实力建设,让红十字精神深入人心,是摆在红十字人面前的紧迫任务。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红十字会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要求,在红十字会软实力建设工作中开展了一些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软实力。

 

推动建章立制

推动建章立制,是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手段。2013年,常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文件囊括了46个市级牵头单位。同时,市红十字会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三大一实干”等专题教育活动,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市红十字会“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以专章形式,把红十字文化建设突出出来。

市红十字会通过加强课题调研,培育特色工作等渠道,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将工作经验上升为可操作的理论成果,并及时推广。目前,基本实现了每年市红十字会3~5篇、各辖市区红十字会1~2篇理论成果的产出目标。

 

紧抓基地建设

常州市红十字会紧抓两个基地的建设。一是研究基地,市红十字会与苏州大学开展合作,成立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常州研究基地,为深化红十字理论研究,推出一批红十字文化产品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学者定期讲学,指导理论研究,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不断深化文化和理论研究。二是文化基地,市红十字会积极推动具有常州特色的红十字宣传和传播,争取将“盛宣怀故居”列入省红十字会和总会红十字文化重点基地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展示盛宣怀与中国红十字会历史的窗口。

 

整合宣传资源

近年来,市红十字会在舆论宣传方面作了一些积极探索。一是畅通宣传渠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召开新闻媒体记者招待会,通报有关工作。加强与宣传部门、文明办、慈善总会和报社、广电传媒的合作,通过媒体和网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二是组建宣传队伍。

常州市红十字会将各辖市(区)红十字会、市团体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公益组织的优秀宣传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了一支30多人的通讯员队伍,每年年初召开通讯员工作会议,部署全年宣传重点工作,鼓励红十字通讯员积极撰稿。三是打造宣传平台。通过市红十字会网站、市红十字会微信APP等媒介,及时发布各类信息,每月都向公众公开捐赠收支情况。

 

加大资金投入

文化成果的产出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投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常州市不断加大对红十字事业的投入和保障,财政投入随经济发展逐年增长。市红十字会紧紧围绕“三救”“三献”核心业务和志愿服务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社会组织、高校的合作,在救护培训、人道救助、造血干细胞捐献、博爱青春等工作中形成了一批品牌,在全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其中,“博爱青春”项目,连续数年在全省、全国获奖。

多年来,常州市红十字会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未实现良好循环和发展。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如何保持和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如何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水平,尚需进一步摸索和实践。

 

中国红十字会的软实力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   孙语圣

中国红十字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红十字会之所以能够发挥这些作用,与其特具的软实力有密切关联。

首先,红十字运动特具的组织理念、发起人和领导人的高尚操守、管理与创新能力、良好的服务、较高的公信力和美誉度等软实力,是百年红十字会长盛不衰、永葆青春的重要因素。

红十字运动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现象之一,绝非偶然。“人道”理念的出现,来自人性的内需,代表着试图缓和人世苦难的精神努力,体现为古今世界对人的关注与同情。因而,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红十字精神是“人道”理念的代名词。保护人的生命的愿望在洪荒时代即已存在,历史悠久,文化根基深远,是世界不同文化中伦理道德观念的结晶。红十字运动能够遍及全世界,为不同制度的国家、不同信仰的民族、不同肤色的种族所认同和接受,是因其本身蕴涵的文化渊源扎根在各种不同的世界文化之中,故红十字精神一经传播,立即与涵盖在这些文化中的“人道”理念荟萃交融,一拍即合。

其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红十字会所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是对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的深刻领悟,也是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晶。不仅是有中国特色的红十字文化理念,更是我们从人道主义领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三,组织领导者个人的道德情操、责任心、事业心,对一个组织的维护和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红十字会建会100多年来,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政府官员、学者等相继担任会长。中国红十字会的启蒙者孙淦、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者施则敬、翻译出版《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的孙中山、中国赤十字会的张竹君、慈善医师庞京周、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的伍连德和林可胜等,都是中国红十字会历史上声誉卓著的人物,其事迹、精神感人至深。

第四,中国红十字会体系有诸多合作伙伴,有商业企业、工业企业、服务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各种基金会等,国际上有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以及其他国际组织。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红十字会职责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围绕某一项工作动员和输送各种资源,仅依赖红十字会自身很难完成。因此,红十字会发展了诸多合作伙伴,以协助其各相关职能的运行和完成。如救灾物资的订制,需要相关工业企业加工制作;救灾物资的采购,需要相关商业公司供货;救灾物资的运输,需要物流公司帮助。

此外,还需要其他社会组织的人力智力支持。红十字会需要与其形成伙伴关系,甚至是固定的伙伴关系。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合作伙伴,也是红十字会软实力的认同主体。

 

公信力建设的法律保障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博士生   李欣栩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红十字会在开展人道工作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为重塑红十字会公信力提供制度保障,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下简称“红十字会法”)的贯彻落实是法制保障的重要环节。

法律的执行,离不开红十字会、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群众的支持。为此,红十字会应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其中,充当法律的宣传者、监督者。

 

一是红十字会法推广的制度化,让大众对红十字会法有深入的理解。一部法律只有得到广大公众的自觉遵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应鼓励各级红十字会密切配合宣传部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红十字会法,努力使红十字会法家喻户晓。对红十字会法的推广宣传不能仅限于一时,应将其制度化,例如每年定期进行普及,同时加强国际红十字运动知识的宣传,使这项工作常态化。

二要加大对法律执行的监督与检查。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是完善法制体系的重要依据和可靠途径,应大力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监督。各地区应及时学法,可结合当地红十字运动实践出台实施红十字会法的具体办法或细则,以资遵行。

红十字会法的修订、颁布和施行,成为新形势下推动红十字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新修订的红十字会法为红十字会依法治会、依法履责、依法监督和保护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加强和推动红十字会自身建设和改革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软实力建设之我见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侯如晋

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这是对红十字会基本性质的定位。但是目前大众对红十字会的认识存在很多误解,不解决这个问题,红十字会未来开展工作将会面临许多难题。因此,红十字会软实力建设任重而道远。

 

打造红十字品牌

任何品牌如果不传播出去,就失去了意义。红十字会本身是一个大品牌,品牌打造要注重方式方法。在建设品牌项目过程中,行业的新媒体宣传工作者必不可少,通过他们向大众展示某项活动做了什么,受惠人是哪些人,今后如何持续开展工作,这项活动将带来怎样的长期效应。当前,很多地方红十字会在品牌打造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值得系统总结提炼,加以推广。

 

研究红十字理论

应进一步加大红十字理论研究力度,更好地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和方法,更好地服务群众。

理论研究具体研究什么?我认为,一方面应研究红十字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应研究红十字会的现实。例如,红十字会如何进行资金筹集,如何开展人员培训,如何管理地方红十字会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红十字会也应与时俱进,应具体研究新形势下红十字会遇到的诸多问题,有时还要根据经验推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决策提供参考。

无论公信力重塑,还是品牌打造,或是理论研究等,都是红十字会软实力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以无形之手牢牢抓住公众,红十字会软实力建设才能稳步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找准“结合点” ..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找准“结合点” ..
2006世界灾难报告(1)
《光明日报》发表《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一..
回望辛亥革命,中国红会将有哪些分会迎来..
2005世界灾害报告出版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