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报》刊登《蔡廷干:红会史上第一任官派副会长》
2019年1月4日《中国红十字报》发表郭进萍的《蔡廷干:红会史上第一任官派副会长》一文,全文转载如下:
蔡廷干(1861-1935),字耀堂,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73年以幼童赴美留学,1881年回国后就职于北洋水师。历任海军部军制司长、袁世凯总统府高等军事顾问、税务处会办、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杜锡圭内阁外交总长等职,素有“儒将”之誉,是民国著名军人政治家。
1919年4月,蔡廷干出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任期长达9年,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发展史上据有一席之地。
空降红会,“勉为其难”
按照1912年制订并通过的《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会长、副会长由常议会选举产生。然而蔡廷干出任红十字会副会长却打破了这个常例。
1919年4月28日,北洋政府命令蔡廷干为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沈敦和被当局直接罢免。
在北洋政府的强势介入下,蔡廷干作为红会史上第一任官派副会长被推到历史前台。出任红会副会长并非蔡氏本意。
作为京官要员,蔡廷干公务缠身,担任红会副会长的确有些“勉为其难”。在政府任命下达后,他迟迟不能接手红会事务。沈敦和虽“迭次函电催请”,但蔡廷干囿于公务,一延再延,直到7月28日晨才抵达上海。此时距蔡之任命已整整3个月。
7月30日,新旧副会长办理交接手续,沈敦和和蔡廷干“均未莅会当面交替”。8月1日,蔡廷干正式就职,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管理问题。
蔡廷干既是接替沈敦和的职位,理应驻沪办公,但这对蔡氏而言显然“力不从心”。为此,蔡廷干决定延聘中国红十字会常议员唐元湛(号露园)为总办事处理事长,“此后进行事宜,悉由唐君遵照向章办理”。
大刀阔斧,扩充红会
俗话称,“新官上任三把火”,蔡廷干就职后,立即着手“扩充红会”的改革。
加强组织建设,扩充常议员,设会员委员会,是蔡廷干就任后烧的第一把火,也是考验新任副会长行政能力的一个试金石。他积极行动,罗致沪上各界数十人,聘为常议会议员。为改变常议会毫无分工的状态,蔡廷干还主张在常议会之下设立会员委员会,“遇事分类审查”。
8月12日,红十字会召开常议会,将这一设想付诸实施,决定常议员由原来的36人逐渐增加到48人,并组织常议会下辖之会员委员会,设股而不设科,分财政、赈灾、卫生、交际四股,“各事分任而易成”。这种改制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使红十字会在组织管理部门化和科层化方面迈出了一步。
会员是红十字会的“细胞”,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泉源”之一。发展学生会员,扩充会员队伍是蔡廷干新官上任烧的又一把火。以往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仅有名誉会员、特别会员、正会员三种,会费过高,以至凡能缴纳会员会费者“必系上等社会之人”,限制了会员队伍的扩大。发展学生会员,有助于壮大红会根基,推动红十字事业长远发展。
蔡氏这一提议在1920年付诸实践并于1922年第二届会员大会通过的《中国红十字会修正章程》中加以确认,不仅增列学生会员,还规定会费标准为1元,有效期限为修业期间。因会费较低,故“自此加入会员者益众”。
1919年8月15日,蔡廷干“接收事竣,由沪返京”。在上海停留仅半个月的他,雷厉风行,通过一系列改革,使红十字会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气象。
推行会务“未敢稍懈”
尽管蔡廷干不常驻扎上海办理会务,但对红会事务仍然勉力撑持,用他自己的话说,“妥慎维持”,推行会务“未敢稍懈”。
1920年,华北五省旱灾发生后,蔡廷干积极奔走呼吁,电请美国红十字会赞助,获得50万元赈款。1922年4月,蔡廷干鉴于时局动荡,与医务主任王培元筹商组织救护队,以备战时救护难民及伤兵。选派专员出席万国红十字会联合会举办的国际会议,积极参与国际交往。国内直皖战争、粤桂战争兵灾,庙街舰民被难等,蔡均勉力筹款,派员前往救护。凡此种种,显示蔡廷干在红会副会长任内确是“妥慎维持”。
担任红会副会长期间,蔡廷干曾多次请辞,但都未获北洋政府批准。1922年和1924年,蔡廷干两次票选为驻京副会长。1928年,蔡廷干以南北统一,向新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请辞获准。近10年的红会副会长生涯至此画上句号。
(作者系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苏州大学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