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张竹君与中国赤十字会》 <<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贝克:“借调”来的总干事》 |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汤蠡舟:为医疗救护事业奋斗》 >> 
 发布日期:2019-2-12 19:07:36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张竹君与中国赤十字会》

2019年212日《中国红十字报》发表池子华的《张竹君与中国赤十字会》一文,全文转载如下:

 

1911年辛亥革命,战事惨烈,伤亡累累。中国红十字会全力以赴,其他慈善团体也身体力行。此时,巾帼豪杰张竹君发起成立中国赤十字会,俨然与中国红十字会比肩,举世瞩目。它虽然独树一帜,但却不是“另类”,而是红十字会“旁系”,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上当有一席之地。

 

“穗城奇女”张竹君

1878年,张竹君出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的一个富裕人家,自幼立志学医,济世救人。

1900年,张竹君毕业于博济医院附设的南华医学校,在父亲和好友(后来成为革命家黄兴夫人的徐佩萱)的资助下,在广州荔枝湾畔和漱珠桥旁开办褆福、南福两家医院(诊所)。当时西医尚未普及,人们对西医抱有偏见,张竹君开办西医诊所被引为奇闻。

张竹君是当时的“潮人”。她以“奇装异服”的洒脱表达对封建纲常伦理的“离经叛道”。在广州,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她“头戴礼帽,一身男式西装,乘坐无顶小轿,或滑竿,穿街过市”。这种“出格”之举,惊世骇俗,她被称为“穗城奇女”。

“出奇”的是,张竹君发起成立了一个“演说会”,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批判封建纲常礼教,提倡男女平等,为妇女解放摇旗呐喊,被誉为“女界梁启超”。

 

组建中国赤十字会

1904年,张竹君来到上海,在伍廷芳、李平书及犹太富商哈同夫人罗迦棱的臂助下,开办医院,兴办女学,继续从事社会公益事业。

1905年,张竹君与李平书合作创建女子中西医学院,是为第一所中西合璧的女子医科学校。1909年上海医院成立,她出任监院(院长)。天时地利人和,为她奠定了厚实的人道救助基础。

辛亥之战,伏尸遍地,江水为赤。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张竹君自然不能熟视无睹。上海虽为中国红十字运动的中心,但经盛宣怀改名大清红十字会后,官办色彩浓重,她遂决意独树一帜。经多方奔走、联络,终于促成中国赤十字会成立。

1911年10月19日,中国赤十字会成立大会在南市上海医院召开,到会者约500人。会上,张竹君报告中国赤十字会发起缘由、宗旨,宣布临时章程,强调“本人道主义,救护因战受伤之人,不论何方面人,视同一体”,表明中国赤十字会的“中立”性,这与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中国赤十字会的成立,在上海滩引起强烈反响,张竹君因此成为名重一时、令人敬仰的“焦点”人物。上海五洲药房经理项松茂把张竹君比作“南丁格耳(尔)之再见”,推崇备至。张竹君与南丁格尔确有相似的经历:均出生于富有家庭,均献身红十字事业,均终生未嫁……把张竹君视为中国的南丁格尔,并非刻意比附,而是对她“敢为天下先”的赞赏与折服。

 

慈航同济,共纾国难

战事如火如荼,伤员嗷嗷待救,刻不容缓。1911年10月24日午后,中国赤十字会会员男女数十人在派克路育贤女子学堂聚齐后,随张竹君一起前往怡和码头,“途行时道旁观者皆惊为未见,而西人皆肃然尊敬”。一行人乘“瑞和”号,鼓轮西上,10月28日抵达汉口,立即投入救护行动。

在武汉救护的两个月中,中国赤十字会员“热心任事,饥渴劳瘁,虽苦不厌,军士感之,至为泣下”。特别是会长张竹君,在救伤过程中几次遇险,险些送命。

值得称颂的是,在武汉救护行动中,中国赤十字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相互协助,无分彼此。张竹君表示:“此次为慈善事业而来,何分畛域?”大家目标一致,心愿相同:尽可能多地救治伤员,共纾国难。11月2日夜,战火烧近会员临时驻地邮政总局。张竹君因在武昌医治伤兵,夜深不能渡江,投宿一小客栈,第二天回到汉口,才知道局内病人均已安全转移到红十字会医院,她松了一口气。11月26日,汉阳激战时,张竹君和会员帮助红十字会将百余名伤员转移到汉口。他们在武汉战地,共同谱写一曲人道主义赞歌。

战线在蔓延,赤十字会的救护范围也在扩大。11月5、6、9日,中国赤十字会第二团陆续派出救护队分赴苏州、杭州、嘉兴、乍浦、崇明等处,“军士抱病者要求疗治,几于日不暇给”。南京开战后,又于11月19日派出由20位男队员、21位女队员组成的救护队开赴战地。他们在南京西华门中西医院收治伤兵,成绩可观。其中,朱竹生女士夜以继日,以至积劳成疾,于1912年1月28日病逝。

辛亥革命的炮声随着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建立,逐渐平息。中国赤十字会武汉战场救治伤兵1300余人,南京战场救治千余人。1912年4月27日,中国赤十字会“功成身退”,宣告解散。

(作者系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找准“结合点” ..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找准“结合点” ..
2006世界灾难报告(1)
回望辛亥革命,中国红会将有哪些分会迎来..
《光明日报》发表《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一..
2005世界灾害报告出版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