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报》刊登《汤蠡舟:为医疗救护事业奋斗》
2019年1月29日《中国红十字报》发表沈璐、池子华的《汤蠡舟:为医疗救护事业奋斗》一文,全文转载如下:
他是留日归国的高级知识分子,是东南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最后一任副总队长。他就是汤蠡舟。
投身救护事业,施展抱负
汤蠡舟(1896—1957),上海浦东人,毕业于日本千叶医科大学。1925年回国后,没有回到家乡上海,而是去了广州参加北伐,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医院医务主任。1926年受留日回国的郭琦元先生邀请,在上海共同创办东南医科大学(1930年易名为东南医学院),担任医务长一职。
1932年日军侵略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看到昔日繁华的上海变成了炮火轰鸣的战场,汤蠡舟决心投身到救护队伍中去,从此与红十字会结下不解之缘。
面对日军凶残的攻击,红十字会迅速应对,连夜组织救护队,对受伤军民组织救援。汤蠡舟担任救护队第七支队队长,前往战地展开救援行动,在江湾一带救得伤兵13人,难民120余人,伤民62人。同年3月,第七支队后移至苏州收治伤兵。由于伤兵过多,决定就地设立第七队后方伤兵医院,汤蠡舟出任院长。10月,他兼任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业务处长、兼材料审检会委员。
此后,汤蠡舟积极参与各项救护行动。1936年6月中国红十字会成立救护委员会,他是执行委员之一。11月虞洽卿、江问渔、黄炎培、钱新之等发起组建上海救护事业协进会,他为训练推进委员会的委员之一。
为普及、宣传战地救护知识,汤蠡舟于1936年编写出版了《救护与防毒》一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他所积累有关救护和防毒的知识与技巧进行介绍,在救护人员和普通民众之间流传。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汤蠡舟迅速加入到前线的救援中去。淞沪会战后,在上海市救护委员会所主办的第11救护医院(后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驻松第一重伤医院)任职。随着战事失利,医院后撤,汤蠡舟也跟着辗转各地。
放弃优渥生活,为救护而奋斗
1938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成立,汤蠡舟担任第三大队长,兼第九中队长。1941年,汤蠡舟担任总会第三处处长,增组医防服务队40队,分往各地协助分会医疗工作。中国红十字会接收重庆市分会医院后,因人员的任用较多,特派汤蠡舟兼任重庆市分会医院院长。
林可胜辞职后,汤蠡舟赴贵阳图云关担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副总队长一职(后任总队长)。当地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住的是草棚,吃的是糙粮,汤蠡舟在此一待就是三年。“安排住的是茅草屋,与上海新式里弄三层楼房子相比,有天壤之别。”汤蠡舟之子汤章城回忆。
为表彰汤蠡舟在救护工作中的出色表现,1943年,中比庚款委员会斟酌情形,奖励其一千元奖金。后救护总队部为纪念英勇殉职的工作人员,筹建“本部工作人员殉职纪念碑”,汤蠡舟带头将自己获得的奖金移作建碑基金。
回归东南医学院,积极内迁
1946年,救护总队部解散,汤蠡舟出任中国红十字会副秘书长。1948年,由于对国民政府腐败黑暗的统治不满,汤蠡舟辞去国民党内职务,回到一手创办的东南医学院。
1949年8月3日,在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部长崔义田主持下,汤蠡舟率先响应中共华东局发出的“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代表医学院接受内迁安徽的任务。为运送医疗器械和教学设施,医学院专门成立了内迁工作委员会,汤蠡舟任主任委员。除了解决物资运输问题,师生们的思想工作也是一大难题,当时的安徽比较落后,部分师生产生了消极情绪,不愿内迁,内迁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汤蠡舟四处联系,想尽办法动员亲友和同事前往怀远,做足了思想工作,最终如期完成了任务。12月27日,东南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开始整体内迁,后更名为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医院改名为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汤蠡舟出任院长、安徽医学院副院长兼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
(作者分别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研究生;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