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图书评论】 << 【观察思考】 | 已到尽头 >> 
 发布日期:2019-3-30 22:51:08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图书评论】

《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最终成果简介

 

项目负责人姓名:池子华

工作单位:苏州大学

项目批准号:16FZS028

项目名称: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

最终成果名称: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

 

(一)该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3月10日,历经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是近代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团体。一百多年来,中国红十字会抱牺牲志愿,本博爱襟怀,救死扶伤,扶危济困,谱写出一曲曲人道赞歌,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而晚清时期则是中国红十字会孕育、萌芽、产生、初步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是中国红十字运动发展史上绝对不能忽略的重要环节。因此,该项研究,对于弥补相关研究之不足,以及对深化晚清史、社会史研究,都是有裨益的。对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当代发展,亦不无借鉴价值。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8章,提炼归纳如下:

1)红十字运动的启蒙。从红十字文化“本土化”入手,梳理“新媒体”推动下红十字文化在一定范围尤其在东南地区,得以广泛传播的实态;在红十字启蒙运动中,孙中山和孙淦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孙中山翻译《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而成为第一位系统引进红十字救护知识的中国人。作为“华文的第一部关于红十字会的书籍”,孙中山译著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其启蒙意义亦不容忽视。孙淦为在中国创兴红十字会“号呼奔走,艰苦备尝”。作为“请准回国倡导红十字会第一人”,孙淦的“创兴”之梦尽管没有实现,但其振聋发聩的启蒙,为红十字会的创立铺平了道路。有识之士的“启蒙”宣传,加之“西人”及日本赤十字社的“示范”,更使国人领略到红十字的魅力,创设红十字会的必要性、紧迫性激起共鸣,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陆树藩走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移花接木”的实践。

2)最初的尝试:陆树藩及其中国救济善会。陆树藩开启国人创办红十字会的最初尝试,他所创建的“中国救济善会”,成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先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虽然没有使中国救济善会走得更远,但陆树藩“移花接木”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却使人们看到了“红十字”的熠熠生辉,预示着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建指日可待。

3)“发轫于俄日之战”——中国红十字会的成立。1904年日俄战争的血雨腥风,最终使中国红十字会在上海横空出世。上海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发源地。中国红十字会何以首先在上海诞生,主要基因于上海是近代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城市,得风气之先;上海慈善家“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工商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为兴办红十字事业奠定物质基础;肥沃的慈善文化土壤,浓郁的公益氛围,有着良好的社会基础。这些因素交叉互动的合力,最终使红十字会在上海诞生。

4)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日俄战灾救援。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为救助日俄战争中的难民,红十字会做了较为充分的救援准备与人道资源的动员;在东北创设分会,救护难民出险;“大兵之后”广泛开展赈济,直至1907年。

5)上海万国红会终结与中国红会“自立”。1907年日俄战争救援结束后,五国合办“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完成救护使命而“终结”,中国红十字会蜕变而出,走上“自立”之路。为“巩中国红十字会之初基”,红十字会同仁设医院,培养医学人才,参与社会救助活动,中国红十字事业得到初步发展。1910年盛宣怀被朝廷任命为会长后不久,将中国红十字会易名“大清红十字会”,给这一民间社团抹上浓重的“官办”色彩,由此造成“沪会”与“京会”的对峙。

6)“大彰于武汉之师” ——辛亥战时的救护行动。大清红十字会开办不久,改变中国命运的辛亥革命爆发了。为适应战时救护需要,沈敦和抛开大清红十字会,另行组织中国红十字会万国董事会,负责实施战地救护事宜。与此同时,清政府任命吕海寰继任会长,把“大清红十字会”正名为“中国红十字会”。无论“沪会”,抑或“京会”,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战地救护行动。尤其是“沪会”,遍设分会,成效显著,令举世瞩目。“大彰于武汉之师”。中国红十字会因救伤瘗亡功勋卓著而声震遐迩,中国红十字运动亦因此走出低迷状态。

7)中国赤十字会的辛亥救援。辛亥之役,战事惨烈,伤亡累累。中国红十字会全力以赴,其他慈善团体也身体力行,纷纷加入到伤兵救护行列。特别是巾帼豪杰张竹君发起成立的中国赤十字会,俨然与中国红十字会比肩。它虽然自树一帜,但却不是“另类”,而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旁系”,在中国红会史上当有一席之地。

8)清王朝覆灭与中国红十字会的转型。1912年民国肇建,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纪元。作为创始于满清王朝、以博爱恤兵为宗旨的人道救助团体,中国红十字会将何去何从,面临新的抉择。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中国红十字会改弦更张,主动求变。一方面,谋求新政当局的支持,达成“立案”成为合法社团;另一方面,对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力图有所担当,对内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化运作。通过不懈努力,中国红十字会在民国肇建之年,基本完成了自身的转型,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其一,晚清时期的中国红十字运动,实际上经历了三个时期或阶段: 1904年3月10日之前,为红十字在中国的启蒙时期;1904年3月至1907年7月,为五国合办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时期;1907年7月至1912年10月,为中国红十字会的自立和转型时期。如此算来,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有将近40年的风雨历程。

其二,一般来说,红十字运动随着红十字会组织的建立而开展,但在中国不同,先有红十字运动,包括理念的传播、启蒙运动的鼓起、“嵌入”红十字元素的实践,而后有中国红十字会组织的建立以及红十字运动更广泛的开展。这种独特性,意味着中国红十字运动之路的曲折与坎坷。

其三,官方对于红十字运动的支持、保护始终如一。清政府从加入《推广日来弗原议行之于水战条约》到主导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从补签《日内瓦公约》到拨出专款支持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建以及“钦差”吕海寰、盛宣怀、吴重熹三大臣全权负责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救援行动,从中国红十字会的自立到钦派盛宣怀出任首任会长,从民国肇建官方“立案”确认其合法地位到颁布大总统令任命会长、副会长,无不说明官方对红十字事业的支持是一贯的。

其四,绅商阶层成为红十字运动的中坚力量。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的群众基础尚不够广泛,运动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绅商阶层,孙淦、陆树藩、沈敦和、施则敬、任锡汾等,就是这一阶层的杰出代表。他们是红十字运动的中坚力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尽管盛宣怀在出任会长后将中国红十字会易名大清红十字会,打破了国家与社会、官方与民间良性互动的局面,但绅商阶层始终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其五,外国人发挥了独特作用。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万国董事会的组织架构,就凸显了外国人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外国人的参与,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将会一波三折,困难重重。外国人中,传教士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建立,李提摩太居功甚伟。在日俄战争救护中,魏伯诗德功不可没。在辛亥革命救护中,各通商口岸教会医院改设红十字会临时医院,在传教士的主持下救死扶伤,成为战事救护的生力军。除此之外,日本人的作用不能忽视。日本赤十字社是中国红十字会学习的“楷模”,辛亥革命中日本赤十字社派出29人组成的救护团参与战事救护,期间有贺长雄应邀来华帮助中国红十字会制定会章,也正是日本赤十字社社长松方侯爵的力荐,中国红十字会才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正式承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对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展影响深远。

其六,女性群体崛起,光彩照人,为晚清红十字运动增添一抹亮色。妇女运动的先驱,被称为“女界梁启超”的张竹君,在辛亥革命中整合女界力量,发起成立中国赤十字会,投身到辛亥战事的救护中,成绩显著。中国赤十字会异军突起,虽然独树一帜,但却不是“另类”,而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旁系”,在中国红运史上理应有一席之地。应该说,妇女解放运动与红十字运动相互激荡,相得益彰,成为晚清红十字运动的一大亮点,也预示着女性参与红十字运动乃大势所趋。

其七,红十字运动从清末兴起到清王朝覆灭、民国肇建,处于一种动态的转变过程中,“转型”色彩明显:一是从合办到自办的转变;二是从民办到官督民办的转型;三是从国家组织到国际组织的转型;四是红十字会的业务从单纯的战争救护向社会救助拓展;五是会务方面主要是组织架构从董事会制到常议会制的转变。上述转变或转型,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中国红十字运动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

当然,晚清红十字运动的历史发展,亦有不能尽如人意之处。如力量弱小,人道资源动员能力不够强大,不能满足人道需求;发展不平衡,虽然辛亥革命中设立60多处分会,但这些分会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滞后甚至有的省份一片空白,凸显出极端的不平衡性;京会、沪会虽然通过合并章程化解了矛盾,但作为互相让步的妥协结果,总会设在首都,总办事处设在上海,“身首异处”,不利于事业发展。如此等等,意味着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展,任重道远。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中国红十字会以博爱恤兵、扶危济困为宗旨,在战争救护、灾荒救济、社会援助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代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耀眼的角色。但时至今日,尚无一部系统研究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史的学术著作。本成果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对拓宽社会史研究的领域,丰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内容,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全面再现中国红十字会在晚清时期“博爱人群”风采,特别是通过对红十字会从事的战地救护、灾害救济、难民救助、社会服务、国际援助等人道主义活动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揭示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深刻内涵,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该成果集前沿性、国际性和现实性为一体,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对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功绩、存在的问题给予客观的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红十字事业的当代发展提供有益镜鉴,其社会效益值得期待。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理论园地】
【目 录】
【观察思考】
【调研报告】
【图书评论】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