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用小清新讲好故事——从品读<仁爱之境>谈开去》 <<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白乐夫:快乐的“西班牙医生”》 |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庄箓:民国任职时间最长的红会理事长》 >> 
 发布日期:2019-5-7 9:21:38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用小清新讲好故事——从品读<仁爱之境>谈开去》

2019年57日《中国红十字报》发表池子华的《用小清新讲好故事——从品读<仁爱之境>谈开去》一文,全文转载如下:

 

近日,收到浙江省金华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宋玫所著《仁爱之境》一书电子稿,读完颇有收获。该书虽非皇皇巨著,却有一种不一样的“清新”感觉,而这正是当前习惯于讲述宏大叙事的红十字文化传播所稀缺的。

一是格调清新。红十字文化传播,载体多元,形式多样,“讲故事”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把我在红会所亲历的人和事记录下来,用随笔的形式,用现实感的叙事方法,讲述这些善美好故事,让公众了解一个真实、透明的红十字会”。

翻开本书,一个个“小”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有血有肉,鲜活灵动,亲切、暖人,又令人震撼,使人真心感受到人道力量之“大”。新人耳目的立意,总能让人眼睛一亮。这就是本书的魅力。

二是笔法清新。故事“讲”得如何,关键在于如何“讲”。真实、感人、生动……几大要素熔于一炉,才能引人入胜。

本书做到了。故事也好,感受也好,如《素昧平生也有深情厚爱》《尘埃里的壮举》《最后的麻风村》《指尖上的希望》《长在心底的玫瑰》等,或记叙,或抒意,或言情,娓娓道来,文风朴实,文字清新活泼,透过行云流水般的叙事,展示人间大爱的可贵,相信读者会在享受美文的同时受到感染,回味无穷。

三是见解清新。作为红十字人,如何破解事业发展中的难题,如何在实践中实现新的超越,作者上下求索,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冷思考”,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如《不能让善行成为社会稀缺资源》《网络救助的法律边界》《当公益救援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救助生态》等文,虽系理论文章,但保持同样的“小清新”风格,可读性强,也闪耀着“思想者”理性的光芒。

文中提出一系列见解,如“探讨网络救助的法律边界,既要立于足法律这个根本,又不能缺乏必要的文化关照;既要保护爱心不受到伤害,又要考虑如何更有利于求助者,这样有利于形成网络普遍遵守的公序良俗,让更多的求助者享受到阳光和爱”“公益活动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不要带任何偏见和成见,它能为我们打开不同的窗户,窥见人类最真实、最复杂、最幽深的存在。公益行为和公益组织的参差多态,才能产生最好的公益环境”“社会救助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决定着社会救助生态的建立。同样,生态的好坏也会影响社会救助的参与面和可持续性”等,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发人省思,耐人寻味。正因为如此,本书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实践意义。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是实践的指南针,相互激荡,相得益彰。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唤起更多同仁参与到理论研究与文化传播的队伍中来,同时希望呼吁已久的全国红十字运动研究会早日挂牌成立,把孤军奋战的理论研究者凝聚起来,形成合力,这样我们才会更自信,才能更好地彰显人道的光辉,使社会不断臻于“仁爱之境”。

(作者系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找准“结合点” ..
《中国红十字报》刊登《找准“结合点” ..
2006世界灾难报告(1)
回望辛亥革命,中国红会将有哪些分会迎来..
《光明日报》发表《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一..
2005世界灾害报告出版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