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红十字会的核心竞争力
厦门市红十字会课题组
能力建设是一个综合系统,必须围绕公益组织的功能定位;打造公益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突出组织特色,从“规模化”走向“专业化”;红十字组织的“特色”和“长项”在于应急服务,内外兼修才能提高红十字会的应急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为社会组织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1.4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8.2万个,基金会1597家。这些社会组织业务范围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环境保护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意味着围绕有限资源展开的争夺战将达到白热化阶段。红十字会必须加强自己的能力建设,打造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公共空间。
能力建设的宗旨在于打造核心竞争力
能力建设是一个综合系统,各种能力都需要培养,缺一不可。其中,决策能力、资源动员能力、行动能力、社会互动能力、机构创新能力是公益组织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不论哪种能力都是围绕社会组织的使命和功能来发展的。社会组织的能力正体现在它获取各种社会资源并用其实现自身价值和作用。
组织的功能定位代表一个组织存在的根本价值和社会意义,是组织发展的本源问题。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任何组织都有长项和短项,只有扬长避短,培育并发挥自己的长项,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展开竞争,才有可能赢得生存与发展的权利。能力建设应该围绕组织的核心业务展开,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目前,红十字工作面临的各种挑战都与功能定位有关,必须对和平时期红十字的功能进行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反思,即在新的历史时期,红十字会究竟应该 “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红十字会的核心业务能力是应急能力
“核心竞争力”战略,强调一个组织必须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业务。一个组织能否科学地定位自己的核心业务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战略的成败所在。
那么,如何确定红十字会的“长项”,即核心业务能力呢?借鉴NGO领域的思想家徐永光的话说:“确定核心业务能力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也不是为了追逐时尚,更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建立在对以往经验的深刻反思、对未来环境的透彻分析、对自身实力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做出的理性的科学的选择。”
改革开放30年来,红十字会的服务功能一直延续“规模化扩张”的发展路线。现在,用“二岸、三人、四救、五捐”(海峡两岸;人道领域、人文理念和人权尊重;救灾、救护、救急和救助;捐款物、捐血液、捐骨髓、捐器官和捐遗体)仍不足以概括红十字会繁杂的工作内容。究其缘由,既有历史原因、时代原因,也有中国特色的体制原因。
是非对错暂且不论,可以肯定的是,在社会组织的数量快速增长、专业化运作水平不断提高的21世纪,红十字会“大而全”的功能定位既不能有效的满足社会需求,也与社会组织自身科学发展的规律不相符,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差距。“大而全”的功能定位不仅使组织失去特色,导致社会认知度不高,还严重影响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红十字会组织整体的发展状况还直接影响红十字组织基层理顺的步伐。
以上各方面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最终必然会降低红十字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红十字会的发展思路必须从“规模化”走向“专业化”,突出组织特色。正如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撰文所述:“要想让我们的组织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保持特色是非常重要的。失去特色跟在别人后面跑,亦步亦趋,肯定会被众多的团体所淹没而不知去向。”
从红十字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来看,救灾、救护等急救服务无疑是红十字组织的“特色”和“长项”。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说,需求决定社会组织的存在价值。另外,目前政府和众多社会组织搭建的社会救助网络已相对完善,应急服务上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而且,应急需求的满足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扶贫济困的压力。因此,红十字会将应急能力打造为核心业务能力是科学合理的战略定位。
内外兼修,提高红十字会的应急能力
一方面,强化应急服务功能,提高红十字会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吸引资源,做好硬件建设。强化应急服务功能的具体措施包括:(1)拓宽救护培训内容和提高救护培训规模,建立救护培训基地等;(2)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储备机制。红十字会储备的物资标准是3天左右的基本生活物资,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与缺少备灾仓库等硬件设施有直接关系。(3)提高救援的专业化水平。在引入先进的ERU装备和技术的同时,加强医疗救援、心理救援、搜救救援等救援队伍的专业化水平。(4)在不同级别红十字会之间建立纵向的功能分配和衔接机制:传播功能应该“上移”,越是高级别的红十字会越应该重视传播功能。市级红十字会是应急服务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区县级红十字会可承担除应急服务外的其它服务。同时,由于红十字会的功能定位与我国减灾防灾建设的任务十分吻合,政府应给予红十字会相应的资源支持,增进红十字会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决心和动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的应急体系。
另一方面,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提升内力。组织文化建设是公益组织的生存之本。我国红十字会灾害救援的专业化水平低是专业人才、专业技术、专业设备和组织文化各方都缺乏的综合结果。根据红十字文化的时代性及我国红十字会的发展现状,结合现代灾害理念,红十字会应树立“避防为主、高效救援”的组织管理理念。只有避防灾害,才能真正减少各种灾害的危害。灾害总是不能完全避免,只有“高效救援”,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尽可能地减轻财产损失。
“核心竞争力”不是某种单一的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红十字组织的能力建设离不开下列条件的支撑:(1)理论研究的支撑。红十字会可以与高校合作建设研究机构,共同探讨组织发展问题,提升组织的自我认知能力。(2)先进运营理念的支撑。红十字组织还应吸取现代市场运作的理念,掌握经营之道。美国学者弗斯顿伯格说,“现代非营利机构必须是一个混合体:就其宗旨而言,它是一个传统的慈善公益机构,但在开辟财源和运作管理上,它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组织。只有当这两种价值观在非营利组织内相互依存时,该组织才会充满活力。”(3)优秀人才的支撑。红十字会应通过聘任制、外包制、劳务制、顾问制等等多种用工机制“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为己所用。除了公益价值的认同和文化的吸引之外,还应为其展示红十字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前景,提供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
总之,能力建设不是一次性行动,它应该贯穿组织产生、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社会组织只要保持专注的态度和进取的精神,竞争力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贬值,相反会日久弥新、不断壮大。
(消息来源:中国红十字报刊社 责任编辑: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