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http://www.hszyj.net/
友情支持:同程旅游 
[他山之石]栏目 << [图书评论]栏目 | 已到尽头 >> 
 发布日期:2011-3-30 20:26:10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浏览:[]  评论:[ 字体:   
 
苏州健康社区建设的经验
王美景  宋言奇
 
    健康城市建设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 20 世纪 80年代针对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苏州市是全国爱卫办向WHO推荐申报的中国第一个健康城市项目试点城市。经过多年努力,苏州健康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健康社区建设是建设健康城市的“细胞工程”,也是推动健康城市发展的关键力量。开展健康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有助于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和健康城市工作的推进。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健康城市建设的决定》中,高度重视健康社区,提出开展健康城市“细胞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健康社区工作。几年来,苏州市从试点入手,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推进健康社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力求为其他地区健康社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是开展健康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康教育在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健康水平和疾病干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苏州一直很注重健康教育,并通过创新载体、丰富内容等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利用各种传媒开展大众健康教育科普活动
    近些年来,苏州不少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健康教育学校、橱窗报和标语牌、健身馆、图书室等载体与渠道,结合社区特色,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把健康教育科普知识宣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受到了居民的欢迎。例如吴江市通过成立“健康讲师巡讲团”、“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走进社区为居民送讲座、送知识、送健康。另外,吴江市还开办社区健康教育学校给居民定期播放健康科普VCD,在图书室设立卫生与健康图书专柜,引导居民多读健康书籍,并定期开展社区居民读书交流会;同时利用橱窗报、黑板报、气象显示屏,定期刊登或播放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并充分利用3G现代化传播手段,联合开发了新型传播媒体—“健康吴江手机报”,传播健康信息,目前已覆盖了社区内拥有手机的很大一部分人群;此外,社区还开设健康教育咨询电话,及时解答疑虑,发现问题,提供指导。
    2、根据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由于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较广,人群种类比较多,因此,苏州不少社区根据各类人群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综合运用健康教育方法开展工作,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设计、优化组合,将不同传播方式的各自优势运用到具体的健康教育工作中,以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有效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例如,吴江市水乡社区结合青少年人群较广的现状,重点进行“合理营养,膳食辅导”方面的教育,每年组织开展“健康夏令营”和“家庭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将体育健身、健康知识传播、健康技能培训融为一体;针对老年人开展“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专题辅导,针对空巢独居老人开展心理讲座等;针对企业职工和社会青年,开展“健康是托起奥运的力量”为主题的健康系列活动,通过学知识、比行为、赛技能,提高了职业人群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水平。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苏州居民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慢性病干预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一年比一年多,且患者年龄逐渐下降。居民们对这些慢性病的控制、防治措施不甚了解,得病以后主要以服药治疗为主。为服务居民,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建设健康社区,苏州很多社区开展了以健康会所为载体、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手段、以社区慢性病患者为对象的慢性病干预活动。
    1、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
    市健康办、健康教育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联合研制了慢性病防治信息系统,顺利实现基础信息(个人档案、家庭档案、周期性体检档案等)由电脑系统收集,自动评估,并可根据要求进行信息筛选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效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利用该系统针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风险因素评估,进行分类分级管理,量身定制健康计划;利用系统短信平台对不同群体患者实施动态追踪和预防干预,并通过手机短信直接而快速地告诉体检、就诊以及复查的人员,完整地掌握着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及病情恢复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2、积极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
    在慢性病防治中,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调动社区多方资源,需要使病人知道自己的健康危险因素,了解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及其后果,掌握控制危险因素的方法,从而更多地发挥慢性病患者的主体能动性,促使他们从被动地接受服务向主动地寻求服务转变,积极参与决策自己的健康管理,承担自身保健责任。为此,苏州很多社区积极向社区居民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促使居民转变不良生活方式。
    3、开展人性化的健康服务
    其一,苏州市很多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成立了高血压患者俱乐部,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俱乐部会员之间学习、讨论,获得经验,促进个体健康行为的提高。其二,很多社区请专家进行系列讲座,使居民充分理解科学、合理降压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合理、均衡营养等。其三,很多社区请疾病控制中心的医生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让他们逐步掌握慢病检测的方法,并对志愿者进行培训,然后由志愿者转告给病友,让病友掌握一套跟踪自己病情的监察方法。其四,很多社区还设立了慢性病预防知识宣传画廊,精心制作了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和保健手册,介绍一些常见病预防和膳食营养方面的常识,图文并茂的形式受到了居民的欢迎,为健康社区的创建增添了氛围。
三、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健康为目的,实行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模式。它是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的基层卫生服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健康社区建设的基础,健康社区的建设离不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支撑。苏州非常重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不断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制。
    1、在服务内容上,重视“两个面向”与“六位一体”的基本服务
    “两个面向”是指:面向社区内的老年人、儿童、妇女、残疾人等重点照顾人群,提供系统的保健服务;面向全体居民,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基本健康需求,开展健康教育,使居民形成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健康意识。“六位一体”即社区卫生服务要做到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大任务全面到位。具体的服务内容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居民进行卫生指导、健康教育;负责传染性疾病与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儿童计划免疫;孕妇的产期保健与新生儿保育指导;开设家庭病床,提供居民的康复治疗;向辖区居民医疗信息和转诊服务等。苏州在社区卫生服务,重视“两个面向”与“六位一体”的结合,在资源配备上注重二者的平衡。
    2、在服务形式上,强调主动服务
    其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方式由坐堂式向深入社区、人群和家庭转变。在开设常规门诊的同时,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入户服务,如上门注射、输液、开设家庭病床等。其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组织医务人员不定期的举行大型的义诊活动,通过资深的医师和专家义诊,使一些患者过去在医院里得不到确诊的病情,现在不花钱就能得到专家的确诊。其三,市有关部门组织医务志愿者深入居委会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讲座。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专题讲座、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讲座和关节疾病的防治讲座等等。通过专题讲座,增强了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也增长了居民掌握简单的健康保健知识,从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目前,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及率和人口覆盖率均达100%,社区卫生服务的完善和发展,为健康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残疾人健康服务
    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残疾人的健康关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健康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苏州各社区围绕康复服务工作,针对性的为残疾人进行分类服务。
    1、为肢体残疾人提供康复支持
    在社区残疾人中,肢体残疾人占很大一部分。社区借用辖区资源共享的优势,与街道综合服务中心签订残疾人康复室共享协议,积极动员残疾人进社区康复室进行训练,以培养他们坚韧的意志。为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康复质量,社区专门请了社区专职康复协调员为肢体残疾人提高康复指导,还组织人员为偏瘫肢体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送康复训练技巧指导。社区用一份真实的关爱之心全力给予肢体残疾人康复支持。
    2、为精残病人提供精神关怀
    社区对精残病人建有特殊档案,组成监护小组,即社区主任、亲友、民警三方小组,主动积极配合专业康复医生,向医生虚心学习和熟悉精神病的用药知识,及时对病人给予康复指导。同时开展定期上门走访服务,抓住重症关心对象,随时了解精残病人的康复情况。对于精残病人家属,社区以定期开展康复护理培训为着手点,经常性保持与病人家属的密切联系,发现病人有异常情况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及时与康复专业医生取得联系,与病人亲友配合,为病人争取第一医疗时间,把病人的康复需求牢牢地掌握在社区工作者的手中。社区从体贴和关怀病人的实际生活中,让精残病人得到有效的心理和身体康复。
五、老年人健康服务
    苏州市早已进入老龄化城市,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成为社会的关注点。老年人群体作为社会重点服务人群之一,其健康服务是健康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来,苏州市在建设健康社区过程中,在老年人健康服务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
    1、关怀老年人身体健康
    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每个老人的心愿,也是老人晚年幸福的根本保证,没有健康的身体,“老有所乐”只能是一句空话。为了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作用,开展“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定期组织老人进行身体检查,及时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实行大病、重病预警机制,并组织完成对辖区内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对他们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既往病史、目前应注意的服药事项一一登记在册。另外,社区还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知识需求,定期和不定期开展适合老人特点的养身保健、科普知识、合理用药、家庭自救、慢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培训和辅导。
    2、关怀老年人精神健康
    除了身体健康之外,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心理健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个人、家庭、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果这些影响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如孤独、抑郁、焦虑、恐惧等不健康心理。因此,社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老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其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社区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如社区整合资源为喜爱下棋的老年人提供棋牌室,为喜欢看书读报的老年人提供阅览室,为喜欢活动的老年人提供健身房,为晨练的老年人提供安全宽敞的小游园,还为有文艺特长的老年人提供演出舞台。其二,对于空巢独居老人,组织志愿者经常上门开展心理慰藉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服务,消除他们的心理忧虑和寂寞,使空巢变暖巢,老年人不再孤独。其三,社区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健康讲座,为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帮助老年人解决一些心理问题,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六、新市民健康服务
    随着近年来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注,“新市民”群体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没有外来人口的健康,就没有本地人口的健康,苏州健康社区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提高外来人口的健康水平也是苏州健康社区建设的关键。
    苏州根据新市民的分布特征,以新市民健康教育为工作抓手,扎实有序地开展了新市民健康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具体服务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整合资源增强新市民健康服务的合力
    苏州各个区、市(县级市)都在积极探索整合资源,推动新市民健康服务。仅以常熟市为例,该市率先成立了新市民服务站,通过服务站积极整合辖区新市民服务站成员单位多方面的资源,本着合作、互动、共赢的理念,把辖区内的4家有影响力的新市民创办或经营单位:新市民子弟小学,老百姓大药房、花园会所、惠爱门诊部吸纳为新市民服务站成员单位,同时积极争取共建单位市物价局、审计局、市妇联等的大力支持,利用与共建单位之间开展“结对帮建”活动,以新市民子弟学校等为抓手,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新市民健康服务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服务活动
    当前,苏州各个社区居委会把新市民健康服务工作放到社区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明确了新市民健康服务的重要性。通过健康讲座、健康咨询、资料发放、橱窗宣传、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免费体检、免费诊疗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新市民便于接受的健康教育与健康服务一系列活动。内容涵盖健康饮食、健康行为、计划生育、常见病防治、心理保健、交通安全等众多方面。
    3、开展新市民母婴健康工程
    社区开展各种有益于新市民母婴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动员社区广大新市民母亲、孩子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到建设健康社区的行列中来。另外,社区充分发挥社区资源的作用,联合社区卫生站为新市民育龄妇女和婴儿定期免费体检,发放母婴服务联系卡等,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
    4、注重新市民健康环境的改善
    为促进新市民居住环境的改善,苏州相关街道和社区还加强了对社区内新市民集体宿舍的监察力度,同时对企业的食堂卫生状况实行定期检查制度,以确保新市民拥有卫生的居住环境和安全的饮食环境。
 
    (作者王美景,苏州大学社会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宋言奇,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苏州人民政府研究室特聘研究员) ]]>
 365Key 新浪ViVi 搜狐狐摘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网摘 igooi-it网摘 亿友响享 博采 打印 】【 收藏 】【 推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  ·暂无
[历史研究]栏目
[人物专访]栏目
目录
[调研报告]栏目
[焦点透视]栏目
 评一评
正在读取…
  笔名:
  评论:
   
【注】 发表评论必需遵守以下条例: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6 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
Powered By:EliteArticle System Version 2.20
网站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