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二战期间日本赤十字社的救护培训
陈 馨
日本是东亚最早建立红十字会(日本称赤十字社)的国家,同时也是东亚最早开展红十字救护培训的国家。二战期间,由于日本对外侵略的战争形势恶化,对救护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日本赤十字社在军部的领导下,改革救护培训制度,同时加强对学员的思想控制。这一改革对战后日本赤十字社救护培训体系的建立有深远影响。
一、日本赤十字社救助护士教育制度的建立
日本赤十字社的前身是西南战争时期为进行战时救护而建立的博爱社。在西南战争对伤员的救助过程中,出现因救护人员不足而导致救护不力的现象,原博爱社社长佐野常民意识到建立救护人员培训机制的必要性,于1886年在东京麴町建立博爱社医院开展救护培训。起初救护培训的对象均为男性,然而留德归国的桥本纲常却“提倡效仿欧美推行女性救助培训”[①]。当时日本社会风气还比较保守,女性从事救护活动并不被日本人所理解。因此,桥本纲常的观点一提出,就引发了日本社会各界广泛争议。1884年,博爱社派代表参加了第三届红十字国际会议,在充分考察欧美红十字会救助的实际情况之后,肯定了女性救护的重要性和可行性。1887年5月,博爱社正式更名为日本赤十字社,并于1890年“借用东京麹町陆军用地,开始正式推行女性救护培训”[②]。日本各县建立培训支部,扩大培训规模。
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救护培训制度也初步形成。《日本赤十字社社则》明确红十字社救护培训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胜任日常医院看护工作和战时救助活动的救助人员。
二、二战期间救助护士教育制度的演变
日本赤十字社在建立之初就和皇室、军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早期赤十字社活动的经费多由皇室资助,其救护活动受海陆军大臣监督,军队纪律约束。
(一)救护培训方式日趋多元
(1)临时增加每年的招生次数。
(2)开展短期救护培训。虽然日本赤十字社增加了每年招生次数,民众参加救护培训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但是当时日本赤十字社面临的救助护士征召困难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因为培训救护员需要三年半时间。因此,日本赤十字社自1939年起,紧急开展短期救护培训工作。这种培训主要是对拥有看护资格证的女性进行短暂培训,使其从日常医院看护转变为合格的战时救助人员。从《采用临时救护学生的有关规定》[⑦]中可知,培训时间为三个月,日本赤十字社在教导学生拥有熟练的战时救护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红十字精神以及团体协作能力。短期培训一次性可招收1500人,培训地点也不仅局限在日本本国,在朝鲜、中国东北、台湾等日本占领地区也均设立短期培训机构,指导学生在救护实践中学习,也可让学员尽快熟悉救护环境。然而医院日常看护和战时救护培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短期速成的方式填补救助护士短缺的漏洞仅仅起到了救护人员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整体救护质量的提升。
(3)降低获取看护资格证的年龄条件,新增 “甲种”、“乙种”救护培训方式。日本赤十字社自1941年起将获取看护资格证的年龄条件由之前的18岁下调到17岁,1944年又再次下调至16岁。自1941年起,日本赤十字社将救护培训分为甲种、乙种两个类别。甲种培训的学员毕业于女子高中的高中生,通过三年的救护培训,毕业之后应召参军[⑧]。而乙种救护培训的学员则多为初中生或者是女子高中未毕业的学生,经过两年系统学习后毕业参军。甲种、乙种救护培训方式,培训科目大体相同,但乙种救护培训减少了公民科、心理学、体操、音乐、教育等学科的教学任务。这主要是考虑到乙种救护培训的学生一般学历偏低,有些科目难以胜任;而且乙种救助护士的培训时间较短,教学任务更为繁重,重视救助知识的学习被放置首位。同时甲种和乙种培训学生的待遇地位也不相同,两者明显是上下级的关系,参与甲种培训的学生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且可随意斥责乙种培训的学生。甲种、乙种救护培训是日本在二战期间重要的救护培训方式。整个二战期间共培养甲种、乙种救助护士2331名,其中甲种救助1342名,乙种989名。虽然甲种救护人数还是多于乙种,但是乙种救护的人数亦占到四成之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救护的救助水平在下降。
(4)甲种救护培训的提前毕业。1942年中途岛战役日本战败以后,日本对外战争陷入不利局面,士兵伤亡人数不断增多,医疗物资短缺,医护人员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而赤十字社每年征召的救护人数远远低于预期,甚至出现1942年“派遣的救护数也仅能满足一半战事需求”的情况[⑨]。迫于战事压力,日本赤十字社不得不缩短救护培训的时间,将大批尚未完全掌握救助技术的学员送往战场。自1943年起,开始缩减甲种救护培训的培训时间,从原来的培训3年缩减到2年。伴随培训时间的缩减,各个科目的教学时数减少了200个小时。日常卫生(卫生学总论、学校卫生、环境及产业卫生概况等)以及教育、心理学等科目共计削减550个小时,而战时救助相关科目的教学时间却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实习的时间也由原来的180个小时增加到300个小时,其中重点增加了外伤、冻伤、防护毒气等学科的复习时间。乙种救助护士受其影响,培训强度增加,由原来的1240个小时增加到1510个小时。和甲种救助护士一样,增加了战时救助相关科目的实践教学时间。即便如此,还是弥补不了救护不足的缺口,1944年又进一步放宽救护培训的资格限制。同年发布《对女子初中毕业生的有关看护资格证的规定》,女学生可以在女子高中学习看护知识,合格者可以获得看护资格证。但是这项制度由于时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只在静冈县的18所学校以及广岛县的5所学校实行。因动员学生困难,实施的效果也并不明显,但是这项制度对日本战后看护教育影响很大。
(二)传授学生专业救护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控制
赤十字社在建社之时,就开始对内对外宣传其“博爱慈善”和“报国恤兵”两大理念。在日本常年对外扩张的过程中,“报国恤兵”理念得到日本政府大力支持。在《妇人从军歌》中,日本赤十字社的救护被塑造为“即为女儿身,亦可投身军队报效国家”的英雄[⑩]。
二战时期,“报国恤兵”思想的宣传达到巅峰。在1939年发布的赤十字社入社通知书中对无差别救护主义完全没有言及,日本赤十字社的根本使命也解释为救护为国牺牲者以及对日本各地民众的人道博爱救护[11]。1931年、1939年、1942年赤十字社先后对《救护教育要领》进行修改。其救护纲领部分由原来的“日本赤十字社救护培训以本社主义精神为基础”改为“日本赤十字社救护培训‘奉皇室仁慈之旨’、以本社主义精神为基础”。精神教育要求“提倡敬神崇祖的美德,注重团体观念”,救护培训“要紧随军部指示,战时协助军部搞好卫生勤务工作”。在对学生进行社史教学的过程中,对救护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以本国的传统文化为荣,强调举国一体,对天皇绝对尽忠,对军队完全服从,最终实现赤十字社精神和军国主义的结合。
三、结语
由上可见,二战时期,随着日本对外战争形势的恶化,日本对赤十字社救护培训的要求不断降低,培训质量也在下降。在军部和天皇的领导下,通过降低年龄条件、增加招生次数、提供短期救护培训、缩短教学时间等方式来增加救护人数,甚至到后期为满足战争所需,女子高中亦可进行看护培训。同时对救护学员进行帝国主义思想宣传,加强学员的思想控制达到巅峰。从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到二战结束,日本赤十字社共对外派遣救助护士35785人,占其自成立以来总派遣人数的八成以上。日本战败后,那些滞留在被侵略地的救护人员继续在当地开展救助活动;美国占领时期,赤十字社对日本本土的战后救护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战后,随着民主化改革的推进,日本赤十字社开始实现自主运营,重新回归到“博爱慈善”的理念来,在日常救护活动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①] [日]木村美智字、河合利修:《日本赤十字社における男子看護人から看護婦養成への移行とその要因》,《日本赤十字豊田看護大学纪要》第2巻第1号(2006年),第20页。
[②] 日本赤十字社编:《日本赤十字社史稿》,日本赤十字社1911年编印,第6、7卷.
[③]《日本救助培养规则》:全称为《日本赤十字社看護婦養成規則》 ,共计20条,是日本赤十字社早期有关救护培训的重要规章制度。
[④] [日]山本捷子:《日本赤十字社救護看護の歴史と災害看護教育の課題》,http://ci.nii.ac.jp/naid/110004813741。
[⑤] [日]舟越五百子:《第二次世界大戦下における日本赤十字の看護教育》,《东北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研究年报》(2005年),第85页。
[⑥] 乙种救护培训:日本红十字会自1941年起实施的一种救护培训制度,它具有培训时间短,更具有针对性等特点,日本赤十字社通过乙种培训方式向二战战场输送了大批救助人才。
[⑦] 厚生省健康政策局看護課:《看護婦規則の改正》,《新日本法規》,1999年编印。
[⑧][日]黒沢文貴、河合利修:《日本赤十字社と人道援助》,东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⑨][日]龟山美知子:《近代日本看护史》,ドメス出版社1989年版,第143页。
[⑩][日]野村拓:《日本赤十字社の素颜》,あけび書房2003年版,第90-91页。
[11][日]黑泽文贵、河合利修:《日本赤十字社と人道援助》,东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