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报》刊登《司督阁:翻开中国战地救护第一页》
2019年1月25日《中国红十字报》发表池子华的《司督阁:翻开中国战地救护第一页》一文,全文转载如下:
2017年5月11日,辽宁省营口市“中国红十字会文化传播教育基地”落成开馆。营口成为中国红十字运动的源头之一,离不开一个外国传教士的贡献,他就是司督阁。
“东北西医第一人”
司督阁(Dugald Christie),又译为司徒阁,1855生于英国苏格兰一个牧民家庭,父母早逝,少年即独自外出打工、求学。1877年,他考入爱丁堡大学医学院,1881毕业受聘为爱丁堡医学院住院医生,不久接受苏格兰基督教长老会派遣,前往中国东北地区开展医学传道工作。
1882年8月,新婚不久的司督阁携妻子远涉重洋,开始中国之旅。11月,夫妇二人抵达辽宁营口,开了一间诊所,拉开了他医学传道事业的序幕。直到1922年因病回国,司督阁在东北悬壶济世长达40年之久。
1883年春,司督阁前往奉天(沈阳),在小河沿创办了东北第一家西医诊所(1887年扩建为盛京施医院,现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施医赠药,1892年创建“盛京医学院”,1896在沈阳创建了东北第一所妇女医院——盛京女施医院,1912年创办奉天医科大学(1917年更名为“奉天医科专门学校”,1933年更名“盛京医科大学”)并出任首任校长。
作为“东北西医第一人”“东北西医鼻祖”,司督阁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开办红十字医院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连战皆败。战争期间,在华的外国人及传教士先后在营口、烟台、天津等地开办红十字医院,收治伤兵。身在营口的司督阁,率先垂范。
辽东半岛是甲午战争的主战场。自1894年11月日军铁蹄踏入辽东后,战火迅速蔓延,逼近营口。司督阁在他的回忆录《奉天三十年(1883—1913)》里写道:“在1894—1895年的中国军队中,没有任何战地救护服务组织。士兵们在什么地方受伤,就躺在什么地方,即使躲过难挨的饥饿,也会在寒风中很快死去,因为当地气温在零下许多度,一个晚上就足以致命。”面对此情此景,刚从沈阳来到营口的他坐卧不安。12月3日,在地方官员的协调下,他租下一家大客栈(旅馆),稍加改造,办起了一所红十字战地医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红十字医院,由此翻开了红十字战地救护在中国的第一页。
救护工作由营口海关医生达瑞(又译为戴理、戴力,营口人称为达大夫)总负责,参加救护的共有8名医生。医院条件简陋,“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医院似乎是简陋和肮脏的地方,但对伤员们来说,这里无异于天堂”,司督阁如是说。在这里,伤兵们获得了人道关怀,可以解除伤痛,看到生的希望,身心得到抚慰。
战火还在燃烧,伤兵络绎于途,医院很快无法容纳了。司督阁殚精竭虑,想方设法进行“扩容”。在他的努力下,营口红十字医院由一所扩充为4所,最后增加到7所。1895年3月8日,日军占领营口后第二天打响田庄台战役,他还亲自率领救护队进入战地救护伤员。
司督阁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为了提供后援保障,旅居上海的英国传教士慕威廉、驻沪英国总领事以及洋商,在上海成立红十字会,“慷慨地承担了牛庄(营口)港红十字医院的所有费用”。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捐银万两,江苏巡抚奎俊捐银2000两,江海关道刘瑞芬、上海著名慈善家施善昌各助银千两,东北地方官员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战争结束,光绪皇帝特别授予司督阁和“红十字医院几位主要医生双龙宝星三级勋章”,以示表彰。
日俄战争救护再立新功
司督阁在营口首创红十字医院,让中国人对红十字的价值认知有了质的飞跃。甲午战争后,创建中国红十字会的呼声高亢激越。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提供后援保障,为东北救援提供支持的模式在10年后的日俄战争中“改造升级”,再次得到应用。
1904年2月10日,日俄战争爆发。一时间难民潮涌,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欲救不能。情急之下,在上海绅商沈敦和、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等奔走努力下, 3月10日,中英法德美五国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公共工部局集会,郑重宣布联合组建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负责筹款募捐,在东北广设分会,执行难民救护事宜。4月6日,营口分会宣告成立。这是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在东北设立的第一个分会。随后,辽阳、奉天、开原等分会陆续添设,救援行动有序推进。
此时的司督阁把盛京施医院改造成红十字医院,收治伤员,“继续平静地为许多受伤的中国人和大量投奔我们的难民工作着”。无论中国人、日本人,还是俄国人,只要是伤员,他都一视同仁进行救治。超越国界,为所需要的人服务,这就是红十字魅力所在。
日俄战争期间,司督阁尽心尽力,救助伤兵和难民上万人,战后他荣获“中国红十字会一等金质勋章”。
(作者系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责任编辑:刘思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