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626{{}}1612|0|阎智海发表《“中国伤兵之母”—— 史沫特莱参与抗战救护纪实》|2009-8-22|0|2009年8月21日《中国红十字报》发表阎智海论文《“中国伤兵之母”—— 史沫特莱参与抗战救护纪实》,全文转载如下:
||432|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612{{}}1605|0|马红英、池子华发表《“歧路”先锋:第23医疗队在陕北》|2009-8-19|0|《中国红十字报》2009年8月18日发表马红英、池子华文章《“歧路”先锋:第23医疗队在陕北》,全文转载如下:||268|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605{{}}1601|0|池子华教授接受《三月风·新闻人物》首席记者采访|2009-8-15|0|近日,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池子华教授接受《三月风·新闻人物》杂志首席记者李樱采访,访谈录以《国际人道救援并非只是一张过夜的床》为题,发表在该刊2009年第8期。||252|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601{{}}1600|0|庞曾涵、高忆陵、池子华发表论文《慈善人生:庞京周二三事》|2009-8-15|0| 翻开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细心的人们就会发现,抗战初期,这个瘦高的身影,曾奔波于大江上下,驱车于南北东西,组织救护团体、组建伤兵医院、实施战地救护、运送医药物资,呕心沥血,殚精竭虑。||412|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600{{}}1588|0|沈燕燕发表《“二次革命”中的中国红十字会人道救援——“大通”救护医船南京城救援行动纪实》|2009-7-21|0|2009年7月21日《中国红十字报》发表沈燕燕论文《“二次革命”中的中国红十字会人道救援——“大通”救护医船南京城救援行动纪实》,全文转载如下:||221|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588{{}}1586|0|周小蓉、池子华发表《中国红十字会的先声——日俄战争中的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2009-7-18|0|2009年7月17日《中国红十字报》发表周小蓉、池子华文章《中国红十字会的先声——日俄战争中的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全文转载如下。||406|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586{{}}1579|0|杨红星发表《中国红十字会援非募捐活动剪影》|2009-7-7|0|1983年是世界性干旱和沙漠化最严重的一年,其中非洲大陆就有34个国家和1.5亿人深受其害,1600万人颠沛流离,饥饿致死。||220|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579{{}}1573|0|吴佩华、周小蓉发表《揭开中日关系史上的新篇章——中国红十字会首次访日纪实》|2009-7-4|0|1953年日本三团体(日本红十字会、和平联络会、日中友协)来华商洽在华日侨归国各项具体问题期间,承诺作为友好回报,邀请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访日。当年3月,日本红十字会会长岛津忠承向中国红十字会正式发出邀请。但由于吉田政府的阻挠,中国红十字会的访日之行迟迟未能实现。在日本国内涌动着要求扩大同新中国交往潮流的背景下,最终,吉田政府不得不于1954年8月同意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访日。||211|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