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88{{}}187|0|[百家争鸣]栏目|2006-8-8|0|编史修志,承传历史,历来被视为一项重大文化工程。作为史传载体的志书,其“传真性”倍受重视是理所当然的。“大事记”,志书的有机组成“部件”,不言而喻,扮演着探赜索隐的“向导”角色,一旦失真,可将人们引入歧途,而历史付出“失信”的沉重代价。作为史学工作者,笔者从各类“大事记”中获益匪浅,并在自己的史著中有所借鉴。但有的“大事记”却让人望而却步,《中国红十字会二十年大事纲目》就是如此。
||586|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87{{}}186|0|[工作交流]栏目|2006-8-8|0|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重新启动后,我会在省红十字会暨分库的指导帮助下,从2002年底在全市范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广泛宣传动员,众多适龄市民积极响应,纷纷报名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1811|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86{{}}185|0|[图书评论]栏目|2006-8-8|0|||514|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85{{}}184|0|[文献资料]栏目|2006-8-8|0|民国时期的苏州红十字会
||927|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84{{}}183|0|[史事经纬]栏目|2006-8-8|0|中国红十字运动编年史略·续一(1905—1907)
||507|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83{{}}182|0|[杂文随笔]栏目|2006-8-8|0|营 造 氛 围
——再论红会工作之“造”||429|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82{{}}181|0|[他山之石]栏目|2006-8-8|0|孙中山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颇有建树的社会救助思想,尤其是以民为本的博爱观,并成为其民主革命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孙中山社会救助思想及其主持建立起来的民国社会救助体系为后来北洋政府以及国民党政府采取各项救助措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中国传统社会救助事业的近代化转变由此拉开序幕,孙中山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自然不容置疑。
||689|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