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126{{}}54|0|爱心捐款:日记与感慨——发生在苏州市红十字会的故事|2006-5-19|0|2004年岁尾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之深重与惨烈震惊全世界。
早已步入“小康”,而且有着丰厚爱心之人文底蕴的苏州市民“闻啸而动”——从市委、市政府等四套班子领导到市纪委、审计局等部分党政机关公务员;从宗教界的方丈、道长、牧师,到中小学师生;从老苏州人到新苏州人;从百岁老者到8个月的婴儿,人们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多则5万8万元,少则5毛1角钱。
||3157|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54{{}}53|0|捐髓其实很平常|2006-5-19|0|随着报名捐髓志愿者的不断增加,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也逐步扩容,据悉,年内可望达到20万人份。于是,捐髓者与白血病人配型成功和实现捐髓的数量都在上升。这对中国和海外华人华裔中的血液病患者来说,无疑是福音。
||277|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53{{}}52|0|人道博爱体现爱国情怀|2006-5-19|0|大家一定还对去年一月涌动苏城的爱心大潮记忆犹新吧?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后,我市红十字会系统在一个月里就收到各界人士爱心捐款700多万元,创下市红会历史之最、全国同等城市之最。这中间,有一下子捐款十万二十万元的有钱人,也有只捐几角钱的拾荒者;有八九十岁的老人,也有才几岁的娃娃;有城里人,更有农村人;有老苏州人,也不乏新苏州人……人们都以奉献爱心为荣,以赈灾救济为荣,以国际救援为荣。
||369|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52{{}}51|0|她用全部的爱,去挽留心中每一个 “夕阳”——记苏州市红十字会老年康复医院院长马姚娥|2006-5-19|0|人们常把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比喻为“夕阳事业”;人们还把红十字人道主义事业称作为“爱心事业”。苏州市红十字会老年康复医院的马姚娥院长,带领她的姐妹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拼搏,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十年如一日,用全部爱,去挽留她心中的每一个 “夕阳”。
||1011|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51{{}}50|0|永远的红十字会|2006-5-19|0|五月八日是世界红十字日,它是为纪念红十字会创始人琼·亨利·杜南(瑞士)而以其生日为纪念日创立的。||629|False||False|/article.asp?articleid=50{{}}]]>